[实用新型]一种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7722.7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毅;文武;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和诚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3/00;B05D3/14;C23C14/20;C23C14/2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层结构 镭雕 同体 哑光膜 本实用新型 面漆层表面 表面喷涂 产品外壳 处理剂层 工件表面 基材表面 金属质感 外观效果 出光面 电镀层 过渡层 面漆层 颜色层 膜层 膜面 全光 手机 局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喷涂膜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镭雕的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所述膜层结构包括在基材表面依次设有的处理剂层、过渡层、电镀层、颜色层及面漆层,所述面漆层表面设有镭雕哑光膜面区,所述镭雕哑光膜面区为表面粗糙的膜面结构。所述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通过设计每层的厚度和组合,实现在外壳工件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和鲜亮的颜色,并且呈现出光面与哑面相结合的外观效果,改变了过往手机等产品外壳要么是全光的表面,要么是全哑表面的局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喷涂膜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镭雕的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手机壳上做喷涂尤其是UV喷涂来制备膜层,是手机行业在2G、3G时代就已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模式,因其颜色可变化多样,生产成本较PVD(物理气相沉积)工艺要低,对于中低端品牌的手机大都采用UV喷涂形成膜层的方式来实现手机外观装饰效果。
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在手机4G时代大多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来制作手机外壳,这种采用金属材料的手机外观处理大多用PVD或阳极来获得一些颜色效果,相对而言,其外观颜色单一很多,常见的就是黑色、银色、金色、香槟金之类的,很难看到大红、天蓝等炫艳的颜色。同时,金属外壳对手机信号传输有一定的影响,以致手机外壳还是脱离不了塑胶使用。
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对手机信号及传送、接收速度要求的提高,金属外壳又将快速被塑胶外壳所取代,从而让沉积了数年的UV喷涂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重回大面积应用的UV喷涂,在这个要求个性化年代,已不是过去的底漆、中漆、面漆那样简单的膜层结构及工艺流程可实现的,对新的表面膜层结构效果以及喷涂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性能测试要求、更高的外观变幻要求、更高的工艺流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全新的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外壳的膜层结构,通过结合3D镭雕结构与喷涂膜层结构相结合,实现在同一表面呈现整齐光面和哑面同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固定于外壳工件的基材表面,所述外壳光哑同体膜层结构由基材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包括:
处理剂层,所述处理剂层为透明树脂膜层;
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为UV涂料膜层;
真空电镀层,所述真空电镀层为铟金属膜层或铝金属膜层;
中漆层,所述中漆层为颜色层;
面漆层,所述面漆层为透明UV涂料膜层;
所述面漆层表面设有镭雕哑光膜面区,所述镭雕哑光膜面区为表面粗糙的膜面结构。
具体的,所述处理剂层厚度为10-18μm。
具体的,所述过渡层厚度为10-18μm。
具体的,所述真空电镀层厚度为0.5-1.5μm。
具体的,所述中漆层厚度为5-10μm。
具体的,所述面漆层厚度为30-40μm。
所述镭雕哑光膜面区采用专用的镭雕改性装置进行加工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和诚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和诚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LED固化装置
- 下一篇:投入式超声波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