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致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97513.2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7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上松豊;加藤瞬;及川竜之介;赤坂裕三;真贝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市相武台***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轴 输出轴 电动致动器 减速机构 电机部 本实用新型 金属构件 外壳本体 轴承 支撑 轴承保持部 精度降低 向上延伸 输出 金属制 轻量化 树脂制 轴向 连结 收容 传递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电机部,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电机轴;减速机构,连结于电机轴的轴向一方侧;输出部,具有: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电机轴的旋转的输出轴;以及外壳,收容电机部、减速机构及输出部。电机轴与输出轴是在电机轴的径向上远离配置。电机部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电机轴的第一轴承。外壳具有:树脂制的外壳本体、以及保持于外壳本体的金属制的金属构件。金属构件具有:保持第一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以及支撑输出轴的输出轴支撑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致动器,具有:能够实现轻量化,且能够抑制电机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精度降低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电动致动器例如已记载于日本专利特开2009-65742号公报中,所述电动致动器包括:电机部、连结于电机部的减速机构、及经由减速机构而传递电机部的旋转的输出部,这些电动致动器搭载于车辆行驶用的将发动机输出变速的自动变速机等。
关于现有的电动致动器,谋求轻量化。关于使电动致动器轻量化的方法,可举出:通过将外壳(housing)的材质设为树脂,而使外壳轻量化的方法。但是,此时有外壳的成形精度与金属相比而降低,保持于外壳的电机部的电机轴与输出部的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精度容易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所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轻量化,且能够抑制电机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精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电机部,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电机轴;减速机构,连结于所述电机轴的轴向一方侧;输出部,具有:经由所述减速机构而传递所述电机轴的旋转的输出轴;以及外壳,收容所述电机部、所述减速机构及所述输出部。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输出轴是在所述电机轴的径向上远离配置。所述电机部具有: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电机轴的第一轴承。所述外壳具有:树脂制的外壳本体、以及保持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金属制的金属构件。所述金属构件具有:保持所述第一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以及支撑所述输出轴的输出轴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支撑部具有:贯穿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的贯穿孔;所述输出轴具有:嵌合于所述贯穿孔的嵌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构件具有:从所述轴承保持部向所述电机轴的径向外侧延伸的臂部,所述臂部将所述轴承保持部与所述输出轴支撑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支撑部及所述臂部为板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在所述电机轴的轴向上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轴向观看,所述外壳本体为多边形形状;沿着所述轴向观看,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输出轴是沿着所述外壳本体的对角线而排列配置;沿着所述轴向观看,所述输出轴配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角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机构具有:将所述电机轴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的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部具有: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且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为:从所述输出轴向所述输出齿轮延伸,且宽度随着朝向所述输出齿轮而变大的扇形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构件的一部分埋入所述外壳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动致动器,具有:能够实现轻量化,且能够抑制电机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精度降低的结构。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侧观看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三相缩框型刹车减速马达
- 下一篇:一体式直驱马达及减速机构组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