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92169.8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交星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1S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仪本体 减震底座 弹簧 缓压 记录仪 行驶轨迹 支撑杆 上端 本实用新型 减震板 北斗 台体 下端 支板 吸盘 便于安装 对称设置 减震机构 上端固定 通讯接口 语音播放 限位轴 卡槽 外壁 显示屏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和减震底座,所述记录仪本体外壁右侧开设有通讯接口,所述记录仪本体的上端安装有天线,所述减震底座安装在记录仪本体的下端,所述减震底座内侧下端设置有台体,所述台体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缓压弹簧,所述缓压弹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缓压弹簧通过限位轴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两个所述缓压弹簧的顶端固定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记录仪本体、语音播放口、显示屏、卡槽、支板、减震底座以及吸盘,解决了行驶轨迹记录仪工作时不能显示当前位置,缺少有效的减震机构以及其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主动安全监控技术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汽车导航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汽车行驶轨迹记录仪已经应用了北斗导航系统。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3386252U公开了一种北斗行驶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CPU、实时时钟模块、数据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车速传感器和人机接口模块。
现有技术中一种北斗行驶记录仪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1.该装置没有设置北斗导航的语音、视频显示定位机构,驾驶人员在使用记录仪时不能及时了解当前位置信息,使用效果不佳;
2.该装置没有设置针对于记录仪本体的缓压装置,轨迹记录仪安装在车体的内部,车子在行驶时会产生震感,长时间使用容易对记录仪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3.记录仪安装固定不便,影响其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解决了行驶轨迹记录仪工作时不能显示当前位置,缺少有效的减震机构以及其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包括记录仪本体和减震底座,所述记录仪本体外壁右侧开设有通讯接口,所述记录仪本体的上端安装有天线,所述减震底座安装在记录仪本体的下端,所述减震底座内侧下端设置有台体,所述台体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缓压弹簧,所述缓压弹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缓压弹簧通过限位轴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两个所述缓压弹簧的顶端固定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支板;所述记录仪本体前方壁板上设置有语音播放口和显示屏;所述减震底座的下端固定有吸盘,且吸盘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扣,所述记录仪本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记录仪本体和减震底座之间通过卡槽以及卡扣扣合连接;所述减震底座两侧的内壁上通过弹性杆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表面自上而下开设有滑槽,所述减震板的两端位于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记录仪本体的内部上下设置有移动电源和电子面板,所述电子面板的外部自上而下安装有北斗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模块、语音播放模块、视频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电子面板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存储模块,所述北斗信号接收模块、语音播放模块、视频显示模块、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行驶轨迹记录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记录仪本体、通讯接口、天线、语音播放口、显示屏、北斗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模块、语音播放模块以及视频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强,工作时能够根据北斗导航信号将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反映在显示屏上,同时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口的作用播放语音信息,便于驾驶人员的使用,更加便捷,以此丰富装置的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交星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交星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2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
- 下一篇:智能行车净化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