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91885.4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苏佳;赵雷;施智平;关永;吴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固定座 转动杆 腔体 本实用新型 底部内壁 上固定套 虚拟现实 用户体验 马达 眼镜 虚拟现实技术 齿轮啮合 转动安装 调查 输出轴 支撑 镜架 内壁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十分容易,可以快速的对眼镜架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在调查时给体验者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简称VR,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称为虚拟环境,简称VE,按照最初的定义,现今市场上普遍流行的虚拟现实设备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今流行的虚拟现实设备大多数是眼镜加上耳机,其中眼镜中可以自带屏幕和主板,也可以是不带有屏幕而采用放入手机等外部播放设备来代替。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VR眼镜在使用前都会先让不同的人群来体验VR眼镜,由于不同的人的面部宽度不同,在佩戴VR眼镜时眼镜架的宽度是固定的,会使体验人群的体验感很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户体验调查用便携式虚拟现实眼镜,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三齿轮,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均与腔体连通,两个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转筒,两个转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内,两个转筒上均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两个第四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转筒内螺纹安装有螺杆,两个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并转动安装有铰接块,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铰接有眼镜架,所述铰接块与眼镜架铰接,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虚拟现实眼镜本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眼镜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块与固定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内并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槽的一侧内壁上铰接有槽盖,所述槽盖与电池槽的开口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转筒上,所述轴承外圈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倒顺开关,所述倒顺开关的型号为KCD8-211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师范大学,未经首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1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