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8688.7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谭术平;仵文松;张万军;韩佳;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00 | 分类号: | F03D8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齿轮 轮毂 凸台 推板 风力发电机组 腹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 安装空间 扭力杆 腹板 长度方向延伸 啮合 螺栓 安装定位 变桨轴承 可旋转的 自身轴线 可插入 螺纹孔 内旋转 缺口处 中心处 滑动 密闭 抵接 预紧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推板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以变桨轴承的安装定位;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腹板;所述腹板与凸台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推板的一端开有缺口,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扭力杆;所述推板可插入安装空间内与凸台抵接,以密闭缺口;所述扭力杆沿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缺口处与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嵌入缺口内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可沿缺口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在缺口内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开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便于对螺栓进行预紧,便于降低轮毂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是风力发电机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在风力发电机组结构中轮毂连接主轴和叶片。如图4所示,现有的轮毂上设置有用以变桨轴承安装定位的凸台和腹板;变桨轴承安装在凸台上,变桨轴承与腹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变桨轴承上设置有螺栓孔,安装叶片时,固定叶片的螺栓沿螺栓孔伸入到安装空间内,与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螺母螺纹连接。由于安装空间的高度太小,扳手无法伸入安装空间内对对叶片螺栓进行预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方式是在腹板上布置较多的工艺孔,扳手通过工艺孔对叶片螺栓进行预紧。但工艺孔区域会产生应力集中,疲劳损伤值往往大于1,超出标准要求,为使该区域疲劳损伤值满足标准要求,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大范围的结构加强,导致轮毂重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便于对螺栓进行预紧,便于降低轮毂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推板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以变桨轴承的安装定位;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腹板;所述腹板与凸台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推板的一端开有缺口,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扭力杆;所述推板可插入安装空间内与凸台抵接,以密闭缺口;所述扭力杆沿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缺口处与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嵌入缺口内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可沿缺口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在缺口内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开有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缺口的边缘铰接有卡爪;所述推板上安装有用以驱动卡爪旋转的驱动件。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安装在卡爪与推板之间,使卡爪保持向缺口内旋转的趋势。
可选地,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周面上开有环形槽;所述卡爪可嵌入环形槽内。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高度大于20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包括轮毂、第一锥齿轮、推板以及第二锥齿轮;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用以变桨轴承的安装定位;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腹板;所述腹板与凸台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推板的一端开有缺口,另一端安装有可旋转的扭力杆;所述推板可插入安装空间内与凸台抵接,以密闭缺口;所述扭力杆沿推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缺口处与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嵌入缺口内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可沿缺口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在缺口内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开有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轮毂腹板结构,便于对螺栓进行预紧,便于降低轮毂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8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电用扭缆固定环
- 下一篇:一种机舱罩尾部通风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