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6543.3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9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王宏;李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8 | 分类号: | C07D249/18 |
代理公司: | 11316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三氮唑 本实用新型 吸附装置 活性炭颗粒 精制系统 活性炭吸附剂 过滤器 活性炭 离心机 连续吸附 依次设置 抽料泵 结晶器 储罐 粗品 排出 掺杂 排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苯并三氮唑粗品储罐、抽料泵、过滤器、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组、结晶器和离心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与传统吸附装置相比,改用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活性炭吸附剂的流失,进而能够保证连续吸附且节省成本;此外,也不会使排出的物料中掺杂活性炭,进而减少固废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
背景技术
苯并三氮唑,分子式 C6H5N3,溶于醇、苯、甲苯、氯仿和二甲酰胺,微溶于水,在空气 中氧化变红。它广泛应用于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亦可作为涂料和油类添加剂,防止金属 制品的表面变色和劣化 ;苯并三氮唑也是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对紫外线敏感的制品可起 到稳定作用。苯并三氮唑还是染料剂、农药、助剂、感光材料等的中间体,用于制造聚酰胺、 聚氨酯、杀菌剂多菌霉和均染剂等产品。
苯并三氮唑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产品要求,需要对苯并三氮唑进行精制,现多采用粉末活性炭作为脱色吸附剂进行吸附,但粉末活性炭易随着物料流失,使得活性炭吸附装置中的活性炭量越来越小,不能满足后续吸附要求;同时,为了满足需要,需要更换活性炭,大大增加成本;此外,也会使物料中掺杂活性炭,造成固废。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保证连续吸附、节省成本且减少固废排放的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连续吸附、节省成本且减少固废排放的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苯并三氮唑粗品储罐、抽料泵、过滤器、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组、结晶器和离心机。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A、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和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C,所述过滤器与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C的顶端中心通过管道A连通,且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C一端的管道A上还串联设置有控制阀A;所述管道A上还分别连接有管道B和管道C,所述管道B 的另一端与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A连通,管道C的另一端与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连通,且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A的管道B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B,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的管道C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C;
所述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A的底端中心与管道B之间通过管道D连通,且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A的管道D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D和取样口A;所述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的底端中心与管道C之间通过管道E连通,且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的管道E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E和取样口B;
所述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的底端中心与结晶器之间通过管道F连通,且靠近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B的管道F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F;在控制阀F下侧的管道F与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C的底端中心通过管道G连通,且靠近管道F的管道G上串联设置有控制阀G。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与传统吸附装置相比,改用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活性炭吸附剂的流失,进而能够保证连续吸附且节省成本;此外,也不会使排出的物料中掺杂活性炭,进而减少固废的排放;
(2)本实用新型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其中,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组采用并联与串联相组合的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活性炭颗粒吸附装置进行切换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苯并三氮唑精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6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解炉尾气尿素回收装置
- 下一篇:二氯母液中氰尿酸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