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蜗杆预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6468.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国;陈海明;钱结苗;姜卓;李山;潘乙山;唐孟;董行;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4 | 分类号: | B62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大间隙 弹簧预紧 蜗轮 轴承 本实用新型 预紧结构 固定轴承 过盈配合 壳体固定 壳体间隙 上下摆动 蜗杆传动 轴承固定 轴承内圈 汽车EPS 定位销 舒适性 轴承套 整车 改进 施加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EPS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蜗杆预紧结构,大间隙轴承套设固定在蜗杆的一端,大间隙轴承的外缘上方与壳体间隙配合,大间隙轴承内圈与蜗杆之间过盈配合;弹簧预紧结构套设在蜗杆的另一端的轴承的外缘上,且弹簧预紧结构的顶部外缘利用定位销与壳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大间隙轴承固定蜗杆一端,使得蜗杆能绕轴承7的中心线的位置上下摆动,使得蜗杆能靠近蜗轮;第二部分,弹簧预紧结构对蜗杆固定轴承施加一个靠近蜗轮方向的力,保证了蜗轮和蜗杆传动平稳,提升了整车转向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EPS传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蜗杆预紧结构。
背景技术
在如图1所示的EPS转向传动机构中,输入轴1和方向盘相连,当转动方向盘时,输入轴1带动扭杆2相对输出轴6转动一定角度, 扭矩传感器3感知该角度,并把该信号传递给ECU, ECU 根据该信号驱动电机,电机转动扭矩通过蜗轮4和蜗杆5传动放大传递给输出轴6,实现最终助力。
当蜗杆和蜗轮啮合过程中,啮合力会导致蜗杆远离蜗轮的运动,并伴随强烈振动,影响整车转向的舒适性。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保证蜗杆和蜗轮啮合平顺、抑制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的预紧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保证蜗杆和蜗轮啮合平顺、抑制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的预紧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蜗杆预紧结构,包括大间隙轴承和弹簧预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大间隙轴承套设固定在蜗杆的一端,大间隙轴承的外缘上方与壳体间隙配合,大间隙轴承内圈与蜗杆之间过盈配合;弹簧预紧结构套设在蜗杆的另一端的轴承的外缘上,且弹簧预紧结构的顶部外缘利用定位销与壳体固定。
所述弹簧预紧结构包括弹簧支撑体、片状弹簧,弹簧支撑体的顶部设有限位卡爪,片状弹簧装配在弹簧支撑体顶部,被限位卡爪固定限位,弹簧支撑体的顶部则利用定位销与壳体连接,所述弹簧支撑体顶部的外缘与定位销底端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片状弹簧由曲部、悬臂组成,曲部的中央开设有U型槽,曲部的两端连接悬臂,悬臂的自由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圆弧。
所述曲部的弯曲弧度与弹簧支撑体顶部的弯曲弧度相同。
所述大间隙轴承可以替换为调心轴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大间隙轴承固定蜗杆一端,使得蜗杆能绕轴承7的中心线的位置上下摆动,使得蜗杆能靠近蜗轮;第二部分,弹簧预紧结构对蜗杆固定轴承施加一个靠近蜗轮方向的力,保证了蜗轮和蜗杆传动平稳,提升了整车转向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EPS传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预紧结构在壳体内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片状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预紧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弹簧力和位移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6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装置及车辆
- 下一篇:重型商用车高压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