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86309.0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9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豪;王海均;吕嘉辉;汪俊杰;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姜学德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外壳层 本实用新型 吸水材料 手机壳 空腔 降温效果 制造成本 开孔 手机 蒸发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包括壳体,外壳层、吸水材料;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外壳层,所述外壳层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水材料置于空腔内。本实用新型能利用水分的蒸发带走壳体上吸收的热量,降低手机的温度,降温效果明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里面的各种APP,尤其是游戏类的,安装量也较大,虽然手机厂商一直在致力于解决手机发热、散热的问题,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长时间玩游戏或者观看影视时,依然会感觉到手机发热、发烫,从而影响其流畅度,给消费者的体感大打折扣。
现有专利文献CN201820471590.X,提供了一种相变降温手机壳,通过在手机壳的外底壳的内部设置凹槽,凹槽中设有降温袋,降温袋里面放置变相降温材料的方式解决手机由于发热导致的爆裂、死机、减短寿命等等使用问题,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散热、降温效果明显的手机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可降温手机壳,包括壳体,还包括外壳层、吸水材料;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的外壳层,所述外壳层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吸水材料置于空腔内。
所述壳体为导热性材料。
所述导热性材料为PA6或PPS塑料。
所述吸水材料为海绵。
所述吸水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纸。
所述壳体与外壳层一体成型。
所述外壳层的孔均匀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热性强的材料,如:PA6或PPS塑料,能快速的传导手机后背散发的热。
2、本实用新型在空腔内设置吸水材料,能利用水分的蒸发带走导热材料上吸收的热量。
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外壳层一体成型,结构和生产工艺简单,吸水材料为常用的普通材质,制造成本低廉。
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较小,重量轻,方便使用,不影响消费者的舒适度,在后面加的一层海绵,还可以用来减小手机不小心落地产生的冲击,更好的保护手机。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外壳层,3—孔,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还包括外壳层2、吸水材料;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带有开孔3的外壳层2,外壳层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4;吸水材料置于空腔4内;壳体1为导热性材料;导热性材料为PA6或PPS塑料。吸水材料为海绵;吸水材料为高吸水性树脂或吸水纸。壳体1与外壳层2一体成型。外壳层2的孔3均匀排布。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6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电话防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手机保护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