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配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85992.6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林;何天成;谢泰平;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1102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葛鹏 |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水器 配水器本体 连接螺套 本实用新型 智能配水器 正反螺纹 拧紧 流量测试单元 压力温度测试 电路板组件 电缆接头 两端对齐 两端螺纹 螺母方式 密封空间 密封性能 偏心密封 偏心台阶 水量调节 油管管柱 中央通道 导向管 偏心孔 同轴 轴孔 密封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配水器,其中,配水器接头(2)与配水器本体(5)通过连接螺套(3)连接,连接螺套(3)为正反螺纹,采用正反螺纹游刃螺母方式连接,拧紧时可保证配水器接头(2)与配水器本体(5)的偏心孔同轴,配水器本体(5)左右两端对齐拧紧,中央通道通过偏心台阶轴孔密封,O形密封圈(7)保证密封性能,导向管(8)用于装配时导向;中央偏心密封轴与连接螺套(3)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安装流量测试单元(4)、电路板组件(6)、水量调节单元、压力温度测试单元;电缆接头(1)安装在配水器接头(2)上。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配水器两端螺纹接口尺寸与现使用配水器相同,可实现与油管管柱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田精细分层注水的智能配水器。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到中、后期后,一般采用向地层注水或者注聚合物驱油的方式来保证原油产量。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在油田已推广实施多年,对于提升油田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
注水井一般分多个层位,精确控制各层注水量是保证产出的关键。目前油田主要采用直读式验封装置下入井中对各个层位进行验封,采用直读式水量调节装置下入井中对各层注水量进行调节;通过直读式仪器测量流量、温度、注水压力和地层压力等。验封、测调需要试井车多次往返井场,多次下入仪器,测调时也需要反复调节各个层位才能满足配注要求。验封、测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小,劳动强度大,且存在仪器井筒遇阻卡井等风险。电缆测调也不能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与控制,只能监测瞬时注入量;不能实时反映各层吸水变化;当注水压力或地层压力变化引起注水量发生改变,注水不合格时不能及时进行调节。基于人工上井测调的方式存在测调效率不高、野外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人力成本高等弊端。
目前,油田开展了智能分层注水,注入井分层测调工艺升级换代到无人化、全自动的智能测调,成为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配水器是其中的关键,井下智能配水器主要问题在于需保留中心过流通道直径Φ42,有限结构空间下实现流量测调以及压力温度监测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水器,其既能保证中心过流通道直径与当前使用配水器中心通道尺寸相同,同时可实现流量测调以及温度压力监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缆接头、配水器接头、连接螺套、流量测试单元、配水器本体、电路板组件、O形密封圈、导向管;其中,配水器接头与配水器本体通过连接螺套连接,配水器接头与配水器本体的偏心孔同轴,配水器接头与配水器本体左右两端对齐拧紧,智能配水器的中央通道通过偏心台阶轴孔密封,O形密封圈保证密封性能,导向管用于装配时导向;中央偏心密封轴与连接螺套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用于安装流量测试单元、电路板组件;电缆接头安装在配水器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配水器具有以下特点:1、智能配水器本体一体化设计,结构更加简单,强度高,满足耐压要求,长期使用可靠性高,游刃正反螺纹连接满足偏心装配要求。2、兼容原配水器结构,不改变管柱结构,不影响其它测井、试井类仪器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配水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1—电缆接头 2—配水器接头 3—连接螺套 4—流量测试单元 5—配水器本体6—电路板组件 7—O形密封圈 8—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实例仅在于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一种智能配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缆接头(1)、配水器接头(2)、连接螺套(3)、流量测试单元(4)、配水器本体(5)、电路板组件(6)、O形密封圈(7)、导向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5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