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992.9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4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娜;张国锋;刘丙武;王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F16L4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王增全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反应釜 废液 耐腐蚀管道 排液 稀释 管道本体 腐蚀 本实用新型 防腐内衬 实验废液 防腐蚀 管道排 外管道 隔层 管壁 内衬 源头 涂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现有防腐蚀通常在管道内涂抹防腐内衬,该方法不能够从废液源头解决实验废液腐蚀管道、废液直接经管道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包括外管道和内衬,所述管道上连接若干稀释管道,所述管道内添加稀释隔层,所述管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稀释管道的接口,减轻废液腐蚀性,从源头上解决废液腐蚀管壁的问题,在化学反应釜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
背景技术
反应釜应用于化学领域进行实验,实验废液最终经管道排出,由于参与化学实验的成分常呈强酸或强碱性,腐蚀性强,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管道需要在普通管道上增加耐腐蚀性能,以确保反应釜使用安全性,现有耐腐蚀管道通常在外管道内涂抹耐腐蚀内衬。
但在管道内涂抹防腐内衬的方法,只是对管道进行了保护,从反应釜中排出的液体腐蚀性未改变,对内衬的腐蚀仍然严重,且实验废液排出后对环境污染较大,不符合环保理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解决现有管道结构简单,不能够从带有腐蚀性的废液源头解决实验废液腐蚀管道、废液直接经管道排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用于化学反应釜排液的耐腐蚀管道,包括连接反应釜与外界的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铝合金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外管道和浇注在外管道内壁的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内衬,所述管道本体内设置有带有空腔的圆环状稀释隔层,所述管道本体外部设置有连通稀释隔层的多个稀释管道,各所述稀释管道为直径在10mm-15mm之间的内部涂有防腐蚀材料的铝合金制或不锈钢材料制管道,各所述稀释管道内的防腐蚀材料使用PPS材料浇注于各稀释管道内,各所述稀释管用于从外部向管道本体内输送液体,所述管道本体上设置有接口,所述稀释管道与管道本体连接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接口内壁设置与稀释管道上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所述稀释管道与管道本体之间通过带有螺纹的接口固定连接,所述稀释隔层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稀释管道内液体排入管道本体内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有多个且在稀释隔层表面呈阵列排布,所述稀释隔层通过空腔接收稀释管道输送的液体,并通过各个透水孔将各稀释管道输送的液体排入管道内与反应釜中流出的废液进行混合,稀释隔层将废液与内衬直接隔开,通过避免接触的方式保护内衬,从而达到保护管道本体的目的,稀释隔层呈环形,形成从各稀释管道流入管道本体内的液体从稀释隔层的内壁向管道本体中心流动的趋势,由于透水孔排布在稀释隔层与废液接触的一面,从各透水孔中流入管道本体内对废液进行稀释,达到越是靠近稀释隔层内壁,废液浓度越低的目的,管道腐蚀主要是因为排出废液的过程中废液本身带有强酸或强碱腐蚀性从而破坏管道内壁,降低废液浓度能够进一步对管道进行保护。
更进一步,所述稀释管道有多个且自管道本体靠近反应釜的一端端部开始设置,反应釜中的废液从流入管道本体的第一时间将被稀释,各所述稀释管道之间的间隔在15cm-20cm之间,保证管道本体的每一段均有足够的稀释液体供应,避免因水流流速或流量过小从而导致的不能及时对靠近管道内壁的带有强列腐蚀性的废液进行稀释,各所述接口位于管道本体上方,所述稀释隔层内空腔厚度在3mm-5mm之间,空腔厚度较薄并利用重力保证从各稀释管道流入的用于稀释的液体充满稀释隔层的空腔。
更进一步,所述稀释隔层靠近内衬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增加增大稀释隔层与内衬之间摩擦力的斜条纹路,所述斜条纹路由稀释隔层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接口贯穿稀释隔层靠近内衬的一面但不穿透稀释隔层远离内衬的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