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704.X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9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盛磊祥;许亮斌;韦红术;刘正礼;苏峰;刘健;李朝玮;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E21B17/10;E21B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短节 隔水管 悬挂装置 过渡段 中间段 壁厚 本实用新型 球接头 悬挂 常规隔水管 海流作用 结构刚度 应力集中 逐渐变薄 加厚 扶正器 竖直 外壁 弯矩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所述隔水管悬挂装置包括一悬挂短节;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段和设于其两端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壁厚;所述悬挂短节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由所述中间段至所述悬挂短节的两端,所述过渡段的壁厚逐渐变薄。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厚悬挂隔水管以及变截面的设计,提高了悬挂隔水管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在悬挂短节和常规隔水管之间安装球接头,避免了悬挂短节和隔水管之间的结构刚度差异可能产生的局部的应力集中,而且当悬挂隔水管在海流作用下发生倾斜时,弯矩在球接头位置得以释放,悬挂短节仍然能基本保持竖直的状态,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属于海洋石油钻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水钻井作业期间通过隔水管连接水下井口到浮式钻井平台,建立钻井液在井筒内的循环通道,当遭遇恶劣海况时,浮式钻井平台可能被迫发生偏移离开既定水下井口位置的正上方,当偏离过大时,水下井口可能发生因平台偏移造成的弯曲应力过大,导致水下井口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一旦遭遇恶劣海况,隔水管需要与水下井口解脱开来,这样就保证了井口的安全,上千米(具体长度视水深而定)的隔水管以自由状态悬挂在平台上。一般情况下解脱后的隔水管通过隔水管的法兰悬挂在隔水管悬挂卡盘上,这种悬挂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一,由于悬挂隔水管在恶劣海况下会发生倾斜,因此在分流器外壳部分容易发生碰撞,碰撞的冲击载荷可能造成分流器外罩或者隔水管的破坏;第二,一般情况下,隔水管悬挂都是通过常规的隔水管单根实现的,但是由于常规的隔水管材料、规格参数都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悬挂期间,上部隔水管由于要承载整个悬挂隔水管的重量,因此上部的隔水管受到的载荷较大,由于没有专门的加强措施,制约了悬挂隔水管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所述隔水管悬挂装置具有变截面的悬挂短节,能够实现钻井隔水管的悬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水管悬挂装置,包括一悬挂短节;
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段和设于其两端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壁厚;
所述悬挂短节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
上述的隔水管悬挂装置中,由所述中间段至所述悬挂短节的两端,所述过渡段的壁厚逐渐变薄;
所述中间段的壁厚一致,即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的加厚段和两端的壁厚逐渐变薄的过渡段,过渡段的最薄处与常规隔水管的壁厚一致,即所述悬挂短节具有变截面的特点。如此设置,与常规的隔水管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短节采用加强型壁厚设计,提高承载能力,同时在加厚段与隔水管之间设计过渡段,经过过渡段逐渐变化到近似常规隔水管的壁厚,这种设计可以避免由于悬挂短节壁厚增加之后,刚度过大导致其下的刚度较小的悬挂隔水管产生较大的变形载荷,解决了对应产生的如下风险:虽然常规隔水管通过壁厚可以提高强度和悬挂能力,但是由于其与悬挂的隔水管壁厚差异较大,由此造成的刚度的突变,导致了悬挂隔水管以下的隔水管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产生应力过载,结构发生屈服破坏,这种情况下,即使悬挂隔水管的壁厚再强也没有意义了,因为其下的悬挂隔水管已经发生了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壁厚加过渡段设计的技术特征实现了不同刚度结构之间的平滑过渡,确保整个悬挂隔水管系统的应力风险点落在悬挂短节上,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就能够保证在悬挂短节发生破坏之前,其下的隔水管是安全的。
上述的隔水管悬挂装置中,所述扶正器为扶正肋板;
本实用新型设置四个所述扶正器,每两个所述扶正器对称设置;
所述扶正器对悬挂隔水管进行扶正,减小了悬挂隔水管的弯曲载荷,避免了隔水管与分流器外壳之间发生碰撞的风险;恶劣环境条件下,悬挂隔水管会在海流作用下发生偏移,在所述扶正器的作用下,所述悬挂短节基本保持竖直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漠绿化防塌陷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导轨钻机推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