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117.0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旭;刘海;石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 |
代理公司: | 31216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钢筋 支腿 楼板钢筋 防踩踏 支架 钢筋 框架长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钢筋保护层 框架上表面 钢筋焊接 钢筋框架 工程成本 框架平面 有效控制 增强框架 制作方便 质量问题 装置结构 作业效率 加强筋 扰动 踩踏 垂直 | ||
一种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包括矩形钢筋框架、四条支腿、钢笆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筋框架由直径≥14mm钢筋焊接而成,框架长800mm、宽600mm;框架长度方向两侧的钢筋之间设有三挡加强筋增强框架强度;所述四条支腿为直径≥14mm钢筋,支腿长300mm,四条支腿分别固焊在矩形钢筋框架的四角使矩形钢筋框架平面与支腿垂直;所述钢笆片满铺在矩形钢筋框架上表面,且与钢筋框架固焊。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具有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对楼板钢筋减少扰动,大大减少对楼板钢筋踩踏,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避免产生漏筋质量问题,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板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马凳垫块为多为脆性材料,操作工人来回走动踩踏板面钢筋,易造成钢筋弯曲变形,钢筋保护层不足,模板拆除后出现漏筋现象,影响结构板面耐久性。传统方法采用安排工人旁站检查,加垫混凝土垫块或者采取硬质塑料垫块,耗工较多且工作懈怠,且无法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影响结构验收。
中国专利CN104818841B于2016年10月5日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工具式施工马道支架,其中包括方形支架和行走铺板,方形支架由两个相对平行的横向连接架与两个相对平行的纵向连接架通过首尾连接而成,在首尾连接处通过连接脚撑连接固定,横向连接架的架体中部横向凸起一搭接面,其横截面为L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上搭接耳,上搭接耳高度为横向连接架高度的一半,上搭接耳上端面与横向连接架的上端面等齐,上搭接耳中部开设有连接孔。虽然该技术方案避免了露筋、钢筋位移、绑丝松脱和垫块位移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施工质量,但是其结构缺陷暴露无遗,施工马道结构为支架和行走铺板两部分的组装式结构,其制作、使用均感不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但要提携、安装支架,还要铺设铺板,费工费时。
因此已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辅助用具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现场废料制作、达到废物利用、周转使用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包括矩形钢筋框架、四条支腿、钢笆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矩形钢筋框架由直径≥14mm钢筋焊接而成,框架长800mm、宽600mm;框架长度方向两侧的钢筋之间设有三挡加强筋增强框架强度;
所述四条支腿为直径≥14mm钢筋,支腿长300mm,四条支腿分别固焊在矩形钢筋框架的四角使矩形钢筋框架平面与支腿垂直;
所述钢笆片满铺在矩形钢筋框架上表面,且与钢筋框架固焊。
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其中所述支腿的支撑底部设有垫片。
前述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其中所述垫片为厚度≥4mm钢板,外形为50mm×50mm正方形。
前述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其中所述钢笆片材质为Q235低碳钢板的脚手架钢笆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楼板钢筋防踩踏马道支架具有以下优点:
1、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利用现场废料制作而成,达到废物利用,周转使用目的;
2、对楼板钢筋减少扰动,大大减少对楼板钢筋踩踏,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避免产生漏筋质量问题;
3、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