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1032.2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亦宁;李友峰;薛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2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进气歧管 大功率机车 双燃料 进气歧管 安装过渡板 排放 燃料供应系统 燃料喷射装置 内燃机车 本实用新型 连接法兰面 气缸进气口 市场竞争力 双燃料系统 进气总管 液态燃料 用户成本 连接面 炭烟 选配 兼容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这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和安装过渡板,安装过渡板置于进气歧管的一侧用于连接第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进气歧管一端为气缸进气口连接面、另一端为进气总管连接法兰面。这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在采用双燃料系统后,发动机的NOx排放,炭烟排放将会大幅降低,可有效应对未来的排放法规。由于兼容多种气态液态燃料,可有效的根据用户当地情况选配第二燃料供应系统,以提升排放水平并降低用户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尤其涉及一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铁路内燃机车普遍以柴油为燃料,柴油通过柱塞系统加压后喷入气缸,经压燃后燃烧做功。柴油作为燃料在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我国存在经济性和战略型问题,而压燃式的扩散燃烧又存在着排放性等方面的缺陷,以无法满足铁路用户,特别是工矿企业铁路用户在经济和环保方面日渐多元化的需求。
双燃料发动机,是解决柴油机经济性与排放性之间矛盾减轻石油进口依赖的重要手段。双燃料发动机通常由柴油机加装第二燃料供应系统改造而来,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既有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又能够保证原有的柴油动力不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和安装过渡板,安装过渡板置于进气歧管的一侧用于连接第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进气歧管一端为气缸进气口连接面、另一端为进气总管连接法兰面,进气歧管的通径为120-140mm,在距离气缸进气口连接面250-280mm处设有第二燃料喷射口连接法兰面,气缸进气口连接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第二燃料喷射口连接法兰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过渡板的外圈一周设有螺栓固定孔用于将安装过渡板连接至进气歧管上的第二燃料喷射口连接法兰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过渡板上沿中心处阵列设置四个用于连接液体第二燃料喷射装置的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液体第二燃料喷射装置包括液体燃料喷射稳压腔和液体燃料喷射枪,液体燃料喷射枪一端连接液体燃料喷射稳压腔、另一端通过安装过渡板上的四个连接孔与进气歧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安装过渡板上沿中心处设置一个用于连接气体第二燃料喷射装置的连接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气体第二燃料喷射装置包括气体第二燃料喷射管和气体燃料接口,气体第二燃料喷射管一端连接气体燃料接口、另一端通过安装过渡板上的中心处连接孔与进气歧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双燃料大功率机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在采用双燃料系统后,发动机的NOx排放,炭烟排放将会大幅降低,可有效应对未来的排放法规。由于兼容多种气态液态燃料,可有效的根据用户当地情况选配第二燃料供应系统,以提升排放水平并降低用户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燃料喷射口连接法兰面4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安装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连接液体第二燃料喷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1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进气弯头及发动机
- 下一篇:进气歧管和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