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垂直绿化水肥传导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80902.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程;乔海生;陆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泽一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A01C23/02;A01M17/00 |
代理公司: | 34147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凯园<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体 本实用新型 垂直绿化 培育装置 水肥 后壳体 传导 移栽 铅垂方向 海绵块 透水孔 液态肥 钵体 均布 浇水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垂直绿化水肥传导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的前壳体及后壳体中间夹持有海绵块,所述的前壳体上均布有透水孔,且前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放置土壤的钵体。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从顶部浇水或施液态肥,可实现垂直绿化的水肥传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垂直绿化水肥传导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的绿化通常采用花盆或移动花箱的方式实现,此种技术占用室内的有效使用空间,且在浇水施肥时容易导致水肥流到花盆或花箱以外的地方,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清扫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垂直绿化水肥传导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该装置可通过重力作用实现垂直绿化的水肥传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前壳体及后壳体,所述的前壳体及后壳体中间夹持有海绵块,所述的前壳体上均布有透水孔,且前壳体上固定有用于放置土壤的钵体。
所述的钵体呈水平方向布置,且钵体与前壳体之间形成容纳土壤的方形敞口空间。
所述的钵体自上向下设置多组。
所述的后壳体上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海绵托板,所述的海绵托板上设有渗水孔,且海绵托板沿上下方向布置多组。
所述的前壳体、后壳体及海绵块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透水孔包括呈纵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透水孔及第二透水孔,所述第二透水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透水孔,且第一透水孔的数量是第二透水孔的两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从顶部浇水或施液态肥,靠其重力作用可实现垂直绿化的水肥传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壳体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壳体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实现垂直绿化水肥传导的绿植移栽培育装置,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前壳体1及后壳体2,前壳体1及后壳体2中间夹持有海绵块3,前壳体1、后壳体2及海绵块3通过螺栓组件7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前壳体1上均布有透水孔,且前壳体1上固定有用于放置土壤的钵体4。透水孔的作用一是将海绵块3 吸满的一部分水分透入土壤中,另一个作用是钵体中的植物根系可以穿过透水孔向海绵块直接吸收水分;钵体4的的作用是容纳一定量的土壤,土壤是植被生根发芽的载体,承载根系竖直成长。具体的,钵体4呈水平方向布置,且钵体4与前壳体1之间形成容纳土壤的方形敞口空间,钵体4依附在前壳体1上,前壳体1相当于钵体4的背面。优选的,钵体4自上向下设置多组。
本实施例中,透水孔包括呈纵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透水孔8及第二透水孔9,第二透水孔9的直径大于第一透水孔8,且第一透水孔8的数量是第二透水孔9的两倍。
进一步的,如图6、图7所示,后壳体2上设有水平方向布置的海绵托板5,海绵托板5上设有渗水孔6,且海绵托板5沿上下方向布置多组。海绵托板5的作用是放置海绵块3,起到对海绵块3的支撑;渗水孔6的作用是使吸满水的海绵块3能够通过渗水孔6向下渗透,起到传递水源流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泽一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泽一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80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屋顶埋管式轻型花坛
- 下一篇:一种便于换土的垂直绿化种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