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质好的电钢琴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9733.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叶玉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3/14 | 分类号: | G10H3/14;G10H1/00 |
代理公司: | 44215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板 混响箱 电钢琴 本实用新型 喇叭 声波 发声件 琴体 通孔 音质 电子乐器 多次反射 混响效果 声波反射 制造成本 喇叭件 反射 连通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音质好的电钢琴,包括琴体以及设置于琴体的第一发声件,所述第一发声件包括喇叭和混响箱,所述混响箱设有用于连通混响箱的内部和混响箱的外部的通孔,所述喇叭装设在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混响箱包括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由喇叭发出的声波经由第一反射板反射至第二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上的声波反射第三反射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钢琴中设置混响箱,并利用混响箱中的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来使得喇叭件发出的声波经过多次反射,从而通过简单的机构实现混响效果并使得电钢琴具有较好的音质,进而降低电钢琴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音质好的电钢琴。
背景技术
为了发声,电钢琴一般都会装有喇叭。但由喇叭直接发出的声音一般比较干涩,不够悦耳,因此往往需要对喇叭发出的声音进行混响。现有的喇叭中一般采用电路来添加混响效果,但这样会使得喇叭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电钢琴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音质好的、带有混响效果且制造成本较低的电钢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质好的电钢琴,包括琴体以及设置于琴体的第一发声件,所述第一发声件包括喇叭和混响箱,所述混响箱设有用于连通混响箱的内部和混响箱的外部的通孔,所述喇叭装设在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混响箱包括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由喇叭发出的声波经由第一反射板反射至第二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上的声波反射第三反射板。
作为优选,所述混响箱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喇叭设置于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三反射板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一反射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反射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反射板的一端连接,第二反射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反射板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响箱的外壁设有用于抵触琴体的软垫。
作为优选,所述软垫由吸音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钢琴还包括第二发声件和设置在所述琴体底部的第三发声件,所述第一发声件和第二发声件均设置于琴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发声件和第二发声件分别位于琴体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琴体的上端设有承谱台。
作为优选,所述电钢琴还包括琴盖,所述琴盖与所述琴体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电钢琴中设置混响箱,并利用混响箱中的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来使得喇叭件发出的声波经过多次反射,从而通过简单的机构实现混响效果并使得电钢琴具有较好的音质,进而降低电钢琴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承谱台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声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声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发声件;11、喇叭;2、混响箱;3、第一反射板;4、第二反射板;5、第三反射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软垫;9、琴体;91、第二发声件;92、第三发声件;93、承谱台;94、琴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9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钢琴键盘
- 下一篇:一种可便于维修的贴片式蜂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