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7553.0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强;赖文平;黄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胶框 本实用新型 背光模组 脏物 反射膜 胶条 粉尘 刮伤 导光板区域 产品良率 紧密贴合 白点 上表面 下表面 侧边 胶屑 内壁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框,胶框呈长方形,胶框内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与胶框的内壁相接触,导光板的上表面贴有反射膜,反射膜的下表面的两侧贴有胶条,两条胶条分别与导光板的两个侧边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胶条的设置,组装时导光板与反射膜粘在一起,解决了粉尘、脏物、胶屑进入导光板区域造成白点、白印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光模组,导光板上表面贴设反射膜,反射膜两边容易进粉尘、脏物、胶屑,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粉尘、脏物、胶屑会进入导光板区域,从而刮伤导光板,在导光板上造成白点,从而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背光模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解决了现有的背光模组所存在的:导光板容易造成白点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胶框呈长方形,胶框内安装有导光板,导光板与胶框的内壁相接触,导光板的上表面贴有反射膜,反射膜的下表面的两侧贴有胶条,两条胶条分别与导光板的两个侧边紧密贴合。
所述的导光板的前端为凸块,凸块的顶面为倾斜面,胶条粘贴于导光板的侧边以及倾斜面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胶条的设置,组装时导光板与反射膜粘在一起,解决了粉尘、脏物、胶屑进入导光板区域造成白点、白印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粉尘脏物刮伤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1、导光板2、反射膜3、遮光片4、胶条5、倾斜面6。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胶框1,胶框1呈长方形,胶框1内安装有导光板2,导光板2与胶框1的内壁相接触,导光板2的上表面贴有反射膜3,反射膜3的下表面的两侧贴有胶条5,两条胶条5分别与导光板2的两个侧边紧密贴合,通过胶条5的设置,组装时导光板2与反射膜3粘在一起,解决了粉尘、脏物、胶屑进入导光板2区域造成白点、白印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2的前端为凸块,凸块的顶面为倾斜面6,胶条5粘贴于导光板2的侧边以及倾斜面6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胶条5的厚度为0.04mm、宽度为0.4mm。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膜3的上表面贴有遮光片4,遮光片4的侧边和顶边分别位于胶框1的内框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膜3的上表面与胶框1的内框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龙芯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7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入光方式的背光模组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