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7450.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闫振龙;李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恒宜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装置 感应距离调节 人体感应装置 智能监控设备 透镜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发光二极管 防静电手环 红外发射管 红外接收管 透光板 转接头 主机 指示灯 报警 报警信号 外壳内部 指示灯孔 电位器 装配孔 侧壁 触发 工位 上电 伸入 手环 提示 发送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揭示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路板,电路板上电连接有RJ11接口、红外发射管PW2、红外接收管PD1和发光二极管LED1,RJ11接口露出于外壳外,外壳的侧壁上安装有透镜,红外发射管PW2和红外接收管PD1均延伸至透镜内,外壳上设置有感应距离调节孔,电位器RT1伸入感应距离调节孔内,外壳上设置有指示灯孔透光板,发光二极管LED1指示灯在透光板后侧,外壳中设置有一对装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工人在工位上而没有戴手环时,该感应装置能够发送报警信号给与该感应装置连接的主机和与该感应装置连接的转接头,这样一来,能够触发主机和转接头报警,从而能够起到提示和报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电子行业,比如芯片、手机、电脑行业,由于人体带静电,有可能产生几千上万伏的电压,在人体接触电子产品时,静电会对电子产品芯片造成非常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瞬间损坏。
为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其包括戴在人体手上的手环和主机,在使用时,将手环戴在人体的手腕上,手环与主机电连接,这样一来,能够消除人体上的静电;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不具备用于检测人体的装置,这样一来,当工人没有戴防静电手环在操作电子设备时,该用于消除人体静电的设备不会触发报警,从而无法起到提示和报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通过该感应装置的设置,当工人在工位上而没有戴手环时,该感应装置能够发送报警信号给与该感应装置连接的主机和与该感应装置连接的转接头,这样一来,能够触发主机和转接头报警,从而能够起到提示和报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电连接有RJ11接口、红外发射管PW2、红外接收管PD1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RJ11接口露出于外壳外,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安装有一块透镜,所述红外发射管PW2和红外接收管PD1均延伸至透镜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感应距离调节孔,电位器RT1伸入感应距离调节孔内,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处在指示灯孔透光板后侧,所述外壳中设置有一对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感应距离调节孔设置在上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部上设置有若干根插柱,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部上设置有分别可供其中一根插柱插入的插套,所述插柱插入到插套中后与插套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手环智能监控设备用人体感应装置,其中,所述装配孔为椭圆形的长形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恒宜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恒宜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7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钎警示器
- 下一篇:可预防近视的测距及人体感应式多功能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