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参数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75604.6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光;李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参数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参数采集系统,其包括:内窥镜光纤的出光口处设有测量单元,照明及激发单元用于给光纤提供照明用的白光,并发出激发光给测量单元,使测量单元发出荧光;荧光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测量单元发出的荧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单元进行实时显示。该内窥镜在光纤的出光口设置添加了荧光胶合剂的测量单元,荧光胶合剂填补在几百根细小光纤周围及光纤的出光口处,此荧光胶合剂发出的荧光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改变发出荧光的某些参数,这样只需用过荧光信号采集单元采集荧光信号的荧光波长变化和时间长短可以间接的计算出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从而起到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手术中检测的参数,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系统在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内窥镜系统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内窥镜的摄像系统;内窥镜摄像系统通过内窥镜拾取人体内部图像,然后显示在显示屏上供医生观察使用,二是内窥镜照明系统;内窥镜照明光源通过导光束连接到内窥镜光源接口上,在内窥镜前端发出光照明手术区域,为内窥镜摄像系统提供手术区域的照明。
目前的内窥镜只具备两个功能,提供传输图像通道与光照明通道。但是医生在进行手术过程中知道或观查到人体内的参数越多越有利于医生进行手术,也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非常重要,比如,人体内手术区域的实时温度反馈,人体内的内窥镜实时温度监测;人体内手术区域的压力反馈等。如果内窥镜的温度升高可能会烫伤病人,人体腔内的温度异常变化医生不能感知,更不能做出合理应对措施等;而人体腔内压力控制不当也会对手术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腔体内压力不足会造成医生手术视野的狭小,手术器械操作空间限制给手术带来风险,腔体压力过高会对病人的脏器组织造成损伤等。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公开了一种能够测量人体温度的内窥镜探头,通过内窥镜探头来测量人体内部的温度。但这种内窥镜是在先端粘有温度敏感的荧光材料,这种粘在内窥镜先端口的方式不妥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既然是粘在内窥镜的端口势必会影响到内窥镜的图像显示质量,清晰度下降组织的细节不能分辨,显示图像雾蒙蒙的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使医生很难分辨脏器组织的边界,造成医生误操作等。这周粘的方式同样会影响照明光的通过,会使照明亮度的降低或阻挡某个波长的光等,最终也会影响内窥镜摄像系统显示的图像质量。再有,因为内窥镜是经过消毒灭菌后多次使用的手术器械,这种粘的方式受到消毒灭菌的影响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降低性能,甚至造成手术使用中的脱落到人体内,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在内窥镜先端的平凹透镜中掺杂温度荧光材料同样会造成显示图像的质量降低,增加医生手术操作的意外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给医生提供更多的手术中检测的参数,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的内窥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参数采集系统,其包括: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内设有图像传输通道,所述图像传输通道的周围设有光纤,所述光纤的出光口处设有测量单元,所述内窥镜的光源接口与导光束连接;照明及激发单元,所述照明及激发单元用于给所述光纤提供照明用的白光,并发出激发光给所述测量单元,使所述测量单元发出荧光;荧光信号采集单元,所述荧光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测量单元发出的荧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单元进行实时显示。
优选的,所述照明及激发单元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单元,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与第一驱动控制器、第二驱动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器与白光光源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器与调制激光光源连接,所述白光光源发出的光、所述调制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依次通过双色片、透反滤片、会聚透镜组后聚焦在所述导光束的入光口,所述双色片用于透过白光光源发出的白光,反射调制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并使二者的光路中心重合;所述透反滤片用于透过双色片方向过来的光,反射导光束方向过来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科美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5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