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74798.8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伟;戈媛媛;管楚雄;王永久;许汉亮;赵东容;李继虎;张建华;唐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当阳市兴林白僵菌研发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26;C12M1/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 地址: | 51031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料口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 菌丝体 菌液罐 筛网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混料装置 接种设备 白僵菌 回收区 搅拌轴 收集区 出料口外壁 电机驱动 阶段生长 振动电机 回收管 混合罐 接种管 上端 保证 | ||
1.一种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包括混料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的上端分别与菌液罐(2)、固体培养基罐(3)连通,所述菌液罐(2)的出料口处设有筛网(201)将菌液罐出料口分离成筛网上方的菌丝体收集区(202)和筛网下方的液体培养基回收区(203),所述出料口外壁上处设有振动电机(204),所述菌丝体收集区(202)通过接种管(205)管道与混料装置(1)连通,所述液体培养基回收区(203)与液体培养基回收管连通;所述固体培养基罐(3)出料口(301)处设有横向的第一搅拌轴(302),所述第一搅拌轴(302)通过位于出料口(301)外侧的第一电机(303)驱动;所述混料装置(1)内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1),所述第二搅拌轴(11)设置有搅拌叶片(111),所述混料装置(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搅拌轴(11)转动的第二电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培养基罐(3)上方的入料口与螺旋输送装置(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安装在固定架(6)上,所述固定架(6)下方设有伸缩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1)底部设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总管(12),所述总管(12)下方依次与第一支管(13)、第二支管(14)、送料管(15)连通,所述第一支管(13)为一横卧的两端封闭、开口朝下布置的半圆柱体管,所述第二支管(14)为锥形口状,所述送料管(15)为收缩口形状,第一支管(13)两侧外壁设有吊耳(16)与伸缩弹簧(7)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15)下方设有传送带(8)供培养盘(9)传送;所述培养盘(9)材质为塑料,且培养盘(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201)朝向菌液罐(2)底部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僵菌固体培养接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管(205)位于混料装置(1)内部的出口端连接有喷头(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当阳市兴林白僵菌研发中心,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当阳市兴林白僵菌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7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NA扩增仪
- 下一篇:一种化妆品原料生产用发酵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