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74754.5 | 申请日: | 2018-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闫文龙;吴小娃;王长云;魏红印;段肖涛;许广;崔玉凤;杨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文龙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08;E02F3/1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62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泥 从动链条 清挖机 从动链轮 挖渣斗 机械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 底部固定架 传动链条 动力传递 固定框架 井下水仓 连续不断 链条护板 清挖装置 驱动装置 旋转带动 旋转轮 大架 链轮 水仓 运转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井下水仓清挖装置,具体为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该装置总共由主体大架、从动链条固定框架、底部固定架、从动链轮、从动链条、挖渣斗、底部旋转轮、链条护板等部分组成,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链条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链轮,链轮旋转带动从动链条上的挖渣斗运转,可以连续不断的将水仓内的煤泥清挖出来,操作时比较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井下水仓清挖装置,具体为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
背景技术
井下采掘活动期间,伴随着生产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煤屑,在使用洒水降尘、湿式打眼等降尘措施后大量粉尘及煤屑会通过排水管路排进水仓,经过沉淀后将会形成大量的煤泥。以往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人工反复清挖水仓,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给矿井水仓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特研制了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
发明内容
原来水仓清挖采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较低;尤其当水仓较大,积水较深时,人员需要在水里作业,遇到有害气体积聚时,会严重影响作业人员安全;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可连续作业,劳动效率高,井下适应性较强。考虑到煤泥清挖后需要通过胶带输送,该设备需要搭接至胶带输送机上方,为节省空间,故采用吊挂式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包括主体大架、左右排列的两条从动链条固定框架、固定在水仓底部的底部固定架,主体大架上固定有从动链轮,主体大架的顶部还设有固定吊环,两条从动链条固定框架的顶部都和主体大架固定连接,两条从动链条固定框架倾斜设置(主体大架固定后,从动链条固定框架的顶部位于胶带输送机皮带上方),从动链条固定框架的顶部还固定有链条转轮,主体大架上的从动链轮和链条转轮轴连接,底部固定架上固定有左右两个底部旋转轮,左侧底部旋转轮和左侧从动链条固定框架顶部的链条转轮之间设置有从动链条,从动链条支撑在左侧从动链条固定框架上,右侧底部旋转轮和右侧从动链条固定框架顶部的链条转轮之间设置有从动链条,从动链条支撑在右侧从动链条固定框架上,左侧从动链条和右侧从动链条之间还连接有若干挖渣斗。
使用时,主体大架通过固定吊环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固定好后,从动链条固定框架的顶部位于胶带输送机皮带上方,主体大架上的从动链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从动链轮带动左右两侧的从动链条循环转动,挖渣斗随着从动链条循环转动循环进出水仓,挖渣斗随着从动链条转动转过链条转轮时,挖渣斗的开口由朝上变为朝下,挖渣斗内的煤泥便掉落到胶带输送机皮带上,由胶带输送机运走。
上述的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挖渣斗上设有漏水眼,既起到了清挖水仓煤泥,也有效对挖出的煤泥进行了过滤,确保了挖出的煤泥质量。
上述的矿用水仓煤泥自动清挖机,从动链条固定框架上还设置有链条护板,链条护板能避免从动链条在作业期间突然从链条转轮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为链传动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该装置总共由主体大架、从动链条固定框架、底部固定架、从动链轮、从动链条、挖渣斗、底部旋转轮、链条护板等部分组成,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链条将动力传递给从动链轮,链轮旋转带动从动链条上的挖渣斗运转,可以连续不断的将水仓内的煤泥清挖出来,操作时比较灵活、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部煤泥自动清挖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少,适应性强,能有效降低人工作业劳动强度,煤泥清挖效果较好。
2)一部清挖机制作成本约1万元,能够重复使用,连续运转,且故障率低,一部机器能有效替代3个工人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文龙,未经闫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生态修复清淤装置
- 下一篇:耙头装置及其绞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