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454.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张红光;韩超;唐震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若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黄青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下盖 上盖 培养皿 菌落 弧长 可用 微生物生长过程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培养 实时监控 有效解决 外侧壁 分析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的直径为80‑90MM,所述下盖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弧长间距为20‑30MM,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之间的弧长间距为85‑95MM;所述凸起的厚度为0.8‑1.2MM;所述上盖的直径为85‑95MM;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厚度均为0.5‑1.5MM。具有有效解决微生物培养计数分析中存在的工作量庞大,无法对微生物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问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不断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细菌等微生物危害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科研单位及检测部门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面的工作量急速增大,使得关于微生物自动培养及监控分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在微生物培养计数方面是采用不同浓度平行实验培养人工计数的方式,此方法不但工作量极其庞大,而且无法对微生物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很容易错过最佳计数分析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具有有效解决微生物培养计数分析中存在的工作量庞大,无法对微生物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问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的直径为80-90MM,所述下盖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的弧长间距为20-30MM,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之间的弧长间距为85-95MM;所述凸起的厚度为0.8-1.2MM;所述上盖的直径为85-95MM;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厚度均为0.5-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均呈三棱柱形,且从所述下盖外侧壁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朝向所述下盖底部延伸的距离为4.5-5.5MM。
优选的,所述下盖的培养腔的深度为12.5-13.5MM。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扣合部的深度为6-11MM。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5MM。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下盖均由聚苯乙烯制成。
具体工作原理:
将需要分析的原料放入下盖中,再将上盖扣合在下盖上方,在微生物长出后定期拍摄的过程中,设备的抖动对其拍摄过程产生的影响,通过设置在下盖外侧壁上的三个不等分的凸起进行校正,进而达到连续培养与连续拍照的目的,可有效解决微生物培养计数分析中存在的工作量庞大,无法进行微生物生长过程实时监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下盖上的三个凸起便于对其进行自动校正;
(2)采用透明材料便于拍摄下盖中的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的实施例的下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的实施例的上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用于定位分析计菌落数的培养皿的实施例的上盖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盖;2、上盖;3、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第三凸起;6、扣合部;7、培养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若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若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菌群连续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