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注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4219.X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怡得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74;B29C45/46;B29C45/47;B29C45/58;B29C45/62;B29C45/17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器 注射螺杆 注射筒体 注射筒 注塑料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动力系统 注射系统 注塑机 注塑 充分混合 多色塑料 进料通道 径向设置 前端设置 水平设置 轴向设置 加热片 止流阀 包覆 多色 后轴 外壁 回收 驱动 节约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注射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注射筒体,在注射筒体外壁包覆有加热片,在注射筒体内设置有注射螺杆,注射螺杆尾部连接动力系统并通过动力系统驱动运行,在注射螺杆前端设置有反止流阀,在注射筒体上方设置有进料通道,在注射筒体内、且位于注射螺杆前端与注射筒体出口之间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径向设置的第一搅拌器和轴向设置的第二搅拌器,由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共同实现先径向搅拌注塑料后轴向搅拌注塑料的搅拌工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多色注塑料能够在注射筒体内分三步工序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适用于注塑多色塑料,还能够回收注射筒体内的残余注塑料,有利于节约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具体涉及注塑机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机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核心部件之一,注射系统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三种结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注射系统,其原理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而螺杆式注射系统主要由塑化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组成,该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过胶组件、射嘴部分组成;该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熔胶马达)。
CN104690878A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射系统,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了减震层,底座上设置有注塑料筒,料筒一端连接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通过油缸主轴与注塑料筒连接,液压油缸上设置有左行注油孔和右行注油孔,在液压油缸上方设置了料斗,料斗上设置有加料口,在注塑料筒另一端设置有料筒加热系统,料筒加热系统与喷头连接,喷头通过注射系统把熔融的塑料注入到合模腔体内,熔融塑料在合模腔体内冷却成型,同时合模腔体外设置了锁模机构,为了使物料加热均匀搅拌,在注塑料筒内设置了加热螺杆,在注塑料筒内设置加热螺旋体,为了实现塑料注射系统高效加料和自动加料,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方设置有加料箱,在加料箱上还设置有塑料颗粒过滤板,加料箱侧面一端连接有加料斜管,加料斜管另一端设置了加料箱出口,加料箱出口和料斗连接,进一步实现了塑料上料的自动化。该塑料注射系统虽然能够使物料加热均匀搅拌,但其用于注射多色(两种及两种颜色以上)塑料时,其注塑料均匀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多色塑料的注塑机注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注射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注射筒体,在注射筒体外壁包覆有加热片,在注射筒体内设置有注射螺杆,注射螺杆尾部连接动力系统并通过动力系统驱动运行,在注射螺杆前端设置有反止流阀,在注射筒体上方设置有进料通道,在注射筒体内、且位于注射螺杆前端与注射筒体出口之间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径向设置的第一搅拌器和轴向设置的第二搅拌器,由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共同实现先径向搅拌注塑料后轴向搅拌注塑料的搅拌工序。
作为优选,第一搅拌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径向穿过注射筒体上壁,并向下延伸至靠近注射筒体下壁处,在第一转轴与注射筒体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密封轴承,第一转轴通过密封轴承被支撑于注射筒体上,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在位于第一锥齿轮两侧的第一转轴上径向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器包括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在位于第二锥齿轮前方的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旋转,并通过锥齿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以实现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同步运行。
进一步地,在注射筒体内设置有螺旋扰流杆,螺旋扰流杆下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注射筒体内腔前部,且螺旋扰流杆与第二转轴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第一搅拌叶为锥形搅拌叶,采用锥形搅拌叶是为了避免直接将刚流出注射螺杆前端的注塑料被直接带入注射筒体出口与第一转轴之间,第二搅拌叶为柱形搅拌叶,是为了提高搅拌均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怡得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怡得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4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