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于吊式电动移位机上的过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2930.1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3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忠;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B66B11/06;B66B5/04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张小培 |
地址: | 21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轮 过速保护装置 骨架壳体 转动 吊式 电动移位机 移位 吊带 本实用新型 离心力作用 使用安全性 摆动运动 动力机构 活动安装 人身安全 摆动 卡掣 了吊 一轴 止动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吊式电动移位机上的过速保护装置,吊式电动移位机包括骨架壳体和缠绕有吊带的带轮,所述带轮活动安装于所述骨架壳体中,且所述带轮还能够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骨架壳体进行转动,以实现收、放所述吊带;在所述带轮的一轴端侧上安装有一过速保护装置,当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所述过速保护装置能够在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且所述过速保护装置的摆动运动还恰能够使得其上一侧卡掣连接于所述骨架壳体上,实现对所述带轮的过速转动进行止动保护,从而很好的提升了吊式电动移位机的使用安全性,确保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速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安装于吊式电动移位机上的过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吊式电动移位机,是通过安装于楼顶或房顶的特制轨道,使用吊机和吊衣的提升或下降、前行或后退功能,达到老年人、残疾人从病床或是房间到卫生间、洗浴房、餐厅、客厅至轮椅或者座椅的无障碍移位,使用者也可全程自行操作移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吊式电动移位机的动力单元主要包括有提供动力的电机、进行传动的涡轮蜗杆、以及缠绕有吊带的带轮,因此,在吊式电动移位机的应用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因电机或者涡轮蜗杆出现故障时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因为当电机或者涡轮蜗杆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带轮失去自锁力,从而导致提升的人快速下坠,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
然而,现有的吊式电动移位机中还未安装有较理想的过速保护装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于吊式电动移位机上的过速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对带轮的过速转动进行止动保护,很好的提升了吊式电动移位机的使用安全性,确保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于吊式电动移位机上的过速保护装置,吊式电动移位机包括骨架壳体和缠绕有吊带的带轮,所述带轮活动安装于所述骨架壳体中,且所述带轮还能够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所述骨架壳体进行转动,以实现收、放所述吊带;在所述带轮的一轴端侧上安装有一过速保护装置,当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所述过速保护装置能够在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且所述过速保护装置的摆动运动还恰能够使得其上一侧卡掣连接于所述骨架壳体上,实现对所述带轮的过速转动进行止动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速保护装置具有挡板和弹簧件,其中,所述挡板为由第一段板和第二段板垂直连接而构成的L形结构体,且所述第一段板朝向所述第二段板的一侧还铰接于所述带轮的一轴端侧上,所述弹簧件的一端定位连接于所述带轮的一轴端侧上,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段板上;
当所述带轮慢速转动时,所述挡板能够在所述弹簧件的拉力作用下保持与所述带轮同步转动;而当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所述挡板能够在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使得所述第二段板背向所述第一段板的一侧偏离出所述带轮之外、并卡掣连接于所述骨架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和所述弹簧件各分别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与两个所述弹簧件一一对应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骨架壳体具有一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为下侧敞口的中空结构体,且所述壳体主体的下侧口处还定位安装有一扣板;
所述带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主体中,且当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所述第二段板背向所述第一段板的一侧能够偏离出所述带轮之外、并卡掣连接于所述扣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带轮的一轴端侧上安装有一过速保护装置,当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所述过速保护装置能够在所述带轮过速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且所述过速保护装置的摆动运动还恰能够使得其上一侧卡掣连接于所述骨架壳体上,实现对所述带轮的过速转动进行止动保护,从而很好的提升了吊式电动移位机的使用安全性,确保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康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2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