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2915.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9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远;李相娟;谢明杰;张建华;贺希格吉日嘎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巨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周东进 |
地址: | 0242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膜铲 底板 地膜回收机 翼板 两翼 搂膜齿 铲尖 地膜 本实用新型 底板焊接 关键部件 土壤 堆土 伸入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包括铲尖、翼板和底板。两块翼板焊接在铲尖的后方,底板焊接在两翼板的下方。起膜铲将残地膜铲起的同时,势必会将土壤带起,土壤通过两翼板中间的空隙会重新落入地里,不会堆土。起膜铲翼板下方设有底板,当伸入两翼板中间的搂膜齿经过底板时,有助于搂膜齿将残地膜充分搂起,不会出现漏膜现象。该起膜铲结构新颖,简单实用,是新型残地膜回收机的关键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
背景技术
传统的起膜铲多为整幅式起膜铲,将耕幅范围内的膜和土全部铲起,然后再进行茬土分离,极易造成堆土、膜和土分离不干净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增加各种装置来增加作业效果,但仍没能彻底解决,北方地区仍没有适用可靠、能够大范围推广的残地膜回收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起膜铲的缺陷,起膜效果更好,作业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包括铲尖、翼板和底板,铲尖、翼板和底板焊接在一起,翼板焊接在铲尖的后端两侧,底板焊接在两块翼板的下面。
优选的,为了实现起膜铲良好的入土效果,铲尖设计为箭铲式。
优选的,为了实现起膜铲良好的入土效果,两块翼板应互相平行且倾斜向上。
优选的,为了实现良好的起膜效果,翼板的倾斜角度为150°。
优选的,为了实现搂膜齿将地膜搂起,将土落下,底板底板2离开铲尖的距离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起膜铲打破了传统起膜铲的结构,设计了合理的结构,有利于将地膜铲起搂走,有利于铲起的土落回地里,漏膜率低、不堆土、不缠膜、起膜效果好,使用范围广,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铲尖,2、底板,3、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残地膜回收机专用起膜铲,包括铲尖1、翼板3和底板2,铲尖1、翼板3和底板2焊接在一起,翼板3焊接在铲尖1的后端两侧,底板2焊接在两块翼板3的下面。
优选的,为了实现起膜铲良好的入土效果,铲尖1设计为箭铲式。
优选的,为了实现起膜铲良好的入土效果,两块翼板3应互相平行且倾斜向上。
优选的,为了实现良好的起膜效果,翼板3的倾斜角度为α=150°。
优选的,为了实现搂膜齿将地膜搂起,将土落下,底板2离开铲尖的距离L=100mm。
本起膜铲的工作过程如下:
残地膜回收机工作时,安装在残地膜回收机下方的一排起膜铲(起膜铲个数根据耕幅宽度选择)入土将地膜及膜下的土壤铲起,残膜回收机的搂膜齿进入到起膜铲两块翼板中间的空隙内,通过与起膜铲底板的压力接触将膜搂起,土壤通过翼板空隙落回地里,完成起膜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巨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赤峰巨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2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地膜回收机搂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残地膜回收机拾膜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