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专用脚踏板一体集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2235.5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霞;刘冰熔;秦进;田静静;贾明贤;张长玉;张明;韦爱珍;赵丽辉;肖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90/00;A61B1/27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卡 齿槽 齿块 内窥镜 脚踏板 底座 集合 固定装置 踏板 卡齿 啮合 医疗器械领域 本实用新型 侧边区域 端面设置 可滑动地 推进移动 胃窥镜 脚踏 自锁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专用脚踏板一体集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卡台、第二固定卡台、第三固定卡台;底座上开设有齿槽,底座靠两侧边区域处的齿槽内设置有卡齿,第一固定卡台与第三固定卡台下端面设置有齿块,齿块可滑动地卡设在齿槽内且与卡齿啮合。当需要对胃窥镜设备的踏板进行集中固定时,将三个踏板固定于相应的固定卡台上。根据个人脚踏习惯沿齿槽移动第一固定卡台与第三固定卡台,使得第一固定卡台与第三固定卡台距离第二固定卡台合适的距离,当齿槽内部的卡齿与齿块相互推进移动时,使得齿块具备即时自锁的效果,即可将内窥镜专用脚踏板进行一体集合,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专用脚踏板一体集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直接观察体内脏器状况的检查设备,能够很好地弥补X射线、核磁共振成像等外部透视检查技术的不足。内窥镜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技术于一体。内窥镜主要由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器件构成。
其中内窥镜的摄像与照相等其他相关功能通过多个脚踏板控制,踩压不同的脚踏板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检查工作,医生在使用内窥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一个人同时控制多个脚踏板,在目前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踩踏板之间互相分散,各个脚踏板之间的位置在踩压的过程中容易各自发生滑移,使得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很容易采错或踩空脚踏板,影响效率。同时因为脚踏板放置于检查室底面且脚踏板上没有防护工具,使得患者很容易将呕吐物等污秽物溅落至脚踏板上,对脚踏板造成很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专用脚踏板一体集合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专用脚踏板一体集合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卡台、第二固定卡台、第三固定卡台;底座上开设有齿槽,底座靠两侧边区域处的齿槽内设置有卡齿,第一固定卡台为圆台型卡台,第二固定卡台为组合式卡台,第三固定卡台为可调夹紧式卡台,第二固定卡台设置在底座中间位置,第一固定卡台与第三固定卡台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二固定卡台两侧,第一固定卡台与第三固定卡台下端面设置有齿块,齿块可滑动地卡设在齿槽内且与卡齿啮合。
进一步地,齿槽的截面为上窄下宽形状,齿块的截面为与齿槽的截面相适配的上窄下宽形状。
进一步地,齿块的下端面设置有齿块齿槽,卡齿可滑动地卡设啮合在齿块齿槽内。
进一步地,底座为圆弧扇形平板,底座上的齿槽为与底座的圆弧扇形同圆心的弧形齿槽。
进一步地,第三固定卡台包括有卡块、伸缩柱、弹簧、夹紧板,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的挡边,卡块内部两侧方向上贯通有若干组平行的伸缩柱过孔,每组伸缩柱过孔内穿设有伸缩柱,伸缩柱上套设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柱连接,另一端抵顶卡块;伸缩柱伸出卡块外与夹紧板连接。
进一步地,伸缩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圈,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挡圈;伸缩柱过孔位于夹紧板侧的端部设置为收口处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第一挡圈、收口处孔,伸缩柱伸出收口处孔并穿过夹紧板由第二挡圈对夹紧板进行抵挡。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卡台、第二固定卡台的边缘处均设置有凸起的挡边。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底座上对第一固定卡台、第二固定卡台、第三固定卡台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防护罩的外侧面贴合有塑料防护薄膜,防护罩与防护薄膜均为透明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2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