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六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1027.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肖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足机器人 舵机 上下摆动 机械腿 机器人机身 膝关节 步行模式 复杂环境 水平运动 踢腿动作 左右摆动 腰关节 髋关节 机身 六足 抬起 腿部 足部 地势 灵活 | ||
1.一种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机械腿,所述机身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机身的六个角分别设有机械腿,所述机械腿包括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三舵机、足臂、第一舵机支架、第二舵机支架和第三舵机支架;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枢接轴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第一枢接轴的轴线与所述机身的六边形平面垂直,所述第一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舵机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舵机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枢接轴与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枢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枢接轴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舵机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舵机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舵机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三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三枢接轴与所述第三舵机支架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枢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枢接轴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舵机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足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成,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枢接轴分别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舵机驱动其自身绕着所述第一枢接轴的轴线左右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舵机支架包括第一U型支架和第二U型支架,所述第一U型支架和所述第二U型支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U型支架的U型口与所述第一舵机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二U型支架的U型口通过所述第二枢接轴与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舵机驱动其自身绕着所述第二枢接轴的轴线上下摆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舵机支架包括第三U型支架和第四U型支架,所述第三U型支架和所述第四U型支架相互平行,所述第三U型支架的U型口与所述第二舵机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四U型支架的U型口与所述第三舵机的固定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舵机支架包括第五U型支架和足部固定件,所述足部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五U型支架上,所述足臂固定在所述足部固定件上,所述第五U型支架的U型口通过所述第三枢接轴与所述第三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舵机驱动所述第五U型支架绕着所述第三枢接轴的轴线上下摆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设有能根据检测得到的前方信息做出相应的姿态以及动作的超声波避障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臂为逐渐收窄,所述足臂的末端为圆柱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六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臂的末端设有用于防止足臂踩空的红外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10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