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菌负压引流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70667.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全玉丽;刘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玉丽;江苏健之缘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11516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青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接头 连接管 阻断器 一次性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 密封件密封 引流连接管 应用范围广 负压引流 交叉感染 连接管头 外周套接 引流容器 引流 紧固扣 引流袋 引流液 导管 堵管 接环 内壁 圈卡 上环 脱管 外流 衔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菌负压引流连接管,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连接管阻断的阻断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喇叭接头一和喇叭接头二,喇叭接头一通过密封件密封,喇叭接头二内壁上环设有若干圈卡接环,且喇叭接头二外周套接有紧固扣。通过上述结构后,解决了一次性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困难的问题,连接管头端采用的喇叭接头结构,能够实现引流连接管与不同直径的导管进行连接,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衔接紧密,不易脱管和堵管;采用的阻断器,能够实现在更换引流容器时,阻止引流液的外流,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菌负压引流连接管。
背景技术
引流是外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积聚的脓、血或其它液体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常用引流容器主要有引流瓶、引流袋等,引流容器需要与置入患者身体的引流管连接,引流容器上设置有引流容器连接管,引流容器连接管端部设置有连接置入患者身体的引流管的连接装置。现有的引流连接管存在直径小,不能与其他直径的导管连接,应用范围窄;且连接时,易发生脱管,使引流液外泄,造成交叉感染,给医院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因此,设计用于一种连接牢固、可适用不同直径导管连接的引流连接管,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紧固,防止交叉感染,能够阻止细菌浸入的阻菌负压引流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菌负压引流连接管,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连接管阻断的阻断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喇叭接头一和喇叭接头二,喇叭接头一通过密封件密封,喇叭接头二内壁上环设有若干圈卡接环,且喇叭接头二外周套接有紧固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密封件是鲁尔接头或锥形接头或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连接管材质为医用级PC,连接管内径为5mm,连接管外径为7mm,连接管长度为1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喇叭接头一和喇叭接头二长度为6cm、喇叭接头最细处直径为9mm、喇叭接头最粗处直径为1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盖体包括盖帽和位于盖帽中心位置的芯柱,芯柱顶端为半圆形,且长度与喇叭接头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解决了一次性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困难的问题,连接管头端采用的喇叭接头结构,且喇叭接头内设有多个卡接环,能够实现引流连接管与不同直径的导管进行连接,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衔接紧密,不易脱管;采用的阻断器,能够实现在更换引流容器时,阻止引流液的外流,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喇叭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玉丽;江苏健之缘医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全玉丽;江苏健之缘医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70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