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内山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9617.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蔡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现代农业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墙 风扇装置 保温层 墙体 通风口 核心层 接触层 隔温 温室 本实用新型 通风口装置 空气流通 山墙结构 支撑立柱 泡沫材料 有效解决 挡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内山墙结构,包括内山墙墙体、风扇装置、通风口装置和支撑立柱,内山墙墙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风扇装置,每个风扇装置之间设有支撑立柱,每个风扇装置后侧的内山墙墙体上设有通风口装置,内山墙墙体包括核心层、保温层、外接触层和通风口,核心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外侧设有外接触层,核心层、保温层和外接触层的中下段设有通风口,通过利用通风口挡板的隔温泡沫材料和内山墙墙体中的保温层相互作用,增强隔温效果,利用风扇装置通过通风口来增强温室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并有效解决了温室内部内山墙的隔温较差和空气流通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山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室内山墙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有到顶的共享空间,共享空间两侧的墙体作为内山墙,在温室环境中,通常利用内山墙将温室内部分隔,并通过内山墙隔温,而温室中的内山墙通常设置通风口,现有技术的温室内山墙在设置通风口时,未考虑到隔温效果,通风口的设置降低了内山墙的隔温效果,而由于温室内部的空气流动较差,通风口很难将空气释放到外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内山墙结构,在通风口处设置通风口装置,利用关闭通风口挡板来增强内山墙的隔温效果,在通风口处设置风扇装置,利用风扇装置来增强通风能力,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内山墙结构,包括内山墙墙体、风扇装置、通风口装置和支撑立柱,所述内山墙墙体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风扇装置,每个所述风扇装置之间设有支撑立柱,每个所述风扇装置后侧的内山墙墙体上设有通风口装置。
所述内山墙墙体包括核心层、保温层、外接触层和通风口,所述核心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外接触层,所述核心层、保温层和外接触层的中下段设有通风口。
所述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外壳、连接底座、连接螺栓、风扇网和风扇电机,所述风扇外壳与内山墙墙体的接触部位设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上侧的风扇外壳上设有连接螺栓,所述风扇外壳的后侧设有风扇网,所述风扇网上设有风扇电机。
所述通风口装置包括通风口装置底座、控制杆槽、固定槽、复位弹簧、卡嵌块、操作杆、伸缩板收容层、滑动轨道和通风口挡板,所述通风口装置底座的内部设有控制杆槽,所述控制杆槽的上端右侧设有固定槽,所述控制杆槽的顶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侧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设有卡嵌块,所述通风口装置底座的下侧设有伸缩板收容层,所述伸缩板收容层的下侧通风口的内壁上设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有通风口挡板。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挡板的上侧连接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风扇外壳的内部设有风扇叶,风扇叶通过风扇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挡板采用保温隔热泡沫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温室内山墙结构,在通风口处设置了风扇装置和通风口装置,上拉操作杆,并将卡嵌块卡嵌在固定槽中,将通风口挡板打开并固定,打开风扇电机,让风扇装置通过通风口来增强温室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放开操作杆,使操作杆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将通风口挡板推回原位,利用通风口挡板的隔温泡沫材料和内山墙墙体中的保温层相互作用,增强隔温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并有效解决了温室内部内山墙的隔温较差和空气流通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现代农业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现代农业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9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