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9324.4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槽 接触器 自锁 压线块 触点 壳体 压线 辅助常开触点 本实用新型 导线安装 导线连接 螺丝固定 上下运动 选择装置 自锁电路 拆卸 压紧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接线槽,各个接线槽内分别设置有触点,接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将导线压紧在触点上的压线块,压线块在接线槽内做上下运动,解决了接触器使用螺丝固定安装导线所带来的不便,使导线安装检修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拆卸,并且设有自锁选择装置,解决了以往自锁电路中辅助常开触点与线圈使用导线连接的繁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设计一种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
背景技术
传统接触器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导线,很容易使接线人员产生疲劳或造成手部损伤引起水泡,另外在自锁电路中往往还需要特别截取小段导线将辅助常开触点与线圈连接,损耗线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以解决传统接触器使用时采用螺丝拧紧导线从而使安装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以及在交流接触器在自锁电路中快速实现自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接线槽,各个接线槽内分别设置有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内设置有用于将导线压紧在触点上的压线块,所述压线块在接线槽内做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槽两侧分别开设有L形导向槽,所述压线块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压线块两侧的凸块插入接线槽两侧的L形导向槽内;
所述压线块经两侧凸块在L形导向槽的竖槽中上下移动以实现将导线压紧在触点上,所述压线块经两侧凸块在L形导向槽的横槽中移动,以实现将导线锁紧在触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槽分为主接线槽、辅接线槽以及线圈接线槽,所述主接线槽内安装主触点,所述辅接线槽内安装有辅触点,所述线圈接线槽内安装有线圈接线端;
所述主接线槽内的压线块为主压线块,所述辅接线槽内的压线块为辅压线块,所述线圈接线槽内的压线块为线圈压线块,辅压线所述主压线块和辅压线块上分别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前侧右端开设竖向滑槽,所述壳体后侧右端开设竖向滑槽;
所述壳体右端面上设置有可做上下运动的自锁铜片,所述自锁铜片前端的接线端伸入所述壳体前侧右端的线圈接线槽内,所述自锁铜片后端的接线端伸入所述壳体后侧右端的辅接线槽内;
所述自锁铜片向上运动,所述壳体前侧右端线圈接线槽内的线圈接线端与壳体后侧右端辅接线槽内的辅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所述自锁铜片向下运动,所述壳体前侧右端线圈接线槽内的线圈接线端与壳体后侧右端辅接线槽内的辅触点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后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绝缘保护板,所述绝缘保护板与壳体右端面之间形成滑腔,所述自锁铜片位于该滑腔内,所述绝缘保护板开设有竖向滑槽,所述自锁铜片上固定设置有绝缘滑片,所述绝缘滑片伸入竖向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接触器使用螺丝固定安装导线所带来的不便,使导线安装检修更加方便快捷,易于拆卸,并且设有自锁选择装置,解决了以往自锁电路中辅助常开触点与线圈使用导线连接的繁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正面示意图;
图2是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背部示意图;
图3是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接线槽示意图;
图4是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自锁弹片安装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可自锁压线保护接触器线圈压线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9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器指示灯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继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