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8829.9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郎志军;乔海洋;王光辉;张森;郜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牵拉机构 横移 顶进 本实用新型 线路加固 滑车 大跨度 限位架 框构 斜交 设备技术领域 工装部件 轨道线路 控制轨道 路桥施工 牵拉作用 施工成本 施工周期 现场维护 隐蔽工程 传统的 剪切力 支撑架 支架体 纠偏 横梁 质量控制 顶撑 托架 铁轨 铁路 传递 外部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属于路桥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体、托架、限位架、牵拉机构和滑车的设置,代替了传统的抗移桩,在进行顶进施工时可以通过限位架的顶撑作用和牵拉机构的牵拉作用避免轨道线路横移,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顶进过程中牵拉机构主要承受剪切力,支撑架主要受到横梁传递的铁轨的重力,有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而且又设置滑车,能够降低牵拉机构纠偏时的阻力,使得在顶进过程中能够更为方便地控制轨道线路的横移。另外,所有的工装部件都设置在工作面外部,隐蔽工程极少,更有利于质量控制和现场维护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桥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新建高速公路与既有铁路路线交叉不可避免,下穿铁路框构桥顶进施工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顶进施工之前,要对既有铁路进行加固,线路加固通常的做法是采用H型钢纵梁配合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横梁以及防护桩、支撑桩、抗移桩组成线路加固系统,以防止铁路轨道发生横向移动。抗移桩位于顶进就位方向,与既有线路平行,紧靠既有线路排成一直线。铁路铁轨采用纵横钢梁横抬纵挑法进行加固,之后将横梁与抗移桩连接,而纵梁用于加固横梁。
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预先打设抗移桩,但是抗移桩的成桩周期和施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在顶进施工结束后,抗移桩就失去了作用,从而被遗弃,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设抗移桩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和施工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包括:横梁,用于穿设在铁轨的轨枕之间且用于承托铁轨;支架体,设置在横梁的一端;托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用于承托横梁;限位架,设置在支架体上且限位架一侧用于与横梁端部抵接;牵拉机构,与横梁的另一端连接,且用于对横梁进行牵拉;和滑车,与横梁另一端连接,且用于在工作面上滑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牵拉机构包括:预埋固定件,预埋在工作面上;拉绳,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预埋固定件连接;和手拉葫芦,设置在拉绳上,用于收紧拉绳。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横梁一端部设有用于与拉绳连接的拉绳孔,拉绳孔外周设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横梁上设有铁轨限位件,铁轨限位件与铁轨侧部抵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滑车包括:滑动座,用于在工作面上滑动;支撑体,设置在滑动座上且用于与横梁的一端部连接;和限位座,设置在支撑体上且用于与横梁的一端部限位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滑动座包括:座体,用于与支撑体连接,且内部设有空腔;和滚动轮,转动设置在空腔内,且凸出于座体下部,用于在工作面上滚动;空腔在与滚动轮的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上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支撑体上设有用于调节支撑体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滑动座与支撑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大跨度斜交框构桥下穿铁路免抗横移桩线路加固系统中,限位座包括:底板,下部用于与支撑体连接且上部用于承托横梁;限位板,设置在底板上对应横梁两侧的部位,用于对横梁进行限位;和紧固件,设置在限位板上,且用于顶紧横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8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烫纸塑容器之模具
- 下一篇:一种下穿铁路框构桥线路加固盘扣式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