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助教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8110.5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娇;缪文南;刘文强;王钊华;罗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G09B5/04 |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装置 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 多媒体教学 蓝牙通信连接 模式切换模块 鼠标控制功能 音频采集模块 第二处理器 第一处理器 麦克风功能 触摸模块 供电模块 轨迹采集 合为一体 教学效率 蓝牙通信 计算机 互动 教师 解脱 授课 多媒体 供电 教学 学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教器,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通过蓝牙通信连接;所述发送装置包括触摸模块、轨迹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模式切换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蓝牙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发送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接收装置包括USB接口、第二处理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进行蓝牙通信的第二蓝牙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鼠标控制功能、麦克风功能等合为一体,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助教器,避免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长期留在计算机旁进行操作的问题,从而使得教师在多媒体授课时从计算机旁解脱出来,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进而提高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助教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行为,它能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屏幕演示的人机交互方式还是需要通过对键盘、鼠标的操作来实现,这样的交互方式使得教师被束缚在计算机旁,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大大减少,影响授课的质量。现如今普遍使用激光翻页笔作为助教器,但激光翻页笔仅适用于PPT的翻页以及音量的调节,功能比较单一。因此,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并不能使得教师从计算机旁解脱出来,导致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教器,以解决现有的助教器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从而改进助教器的结构,进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教器,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通过蓝牙通信连接;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触摸模块、轨迹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模式切换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蓝牙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发送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轨迹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音频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式切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USB接口、第二处理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进行蓝牙通信的第二蓝牙模块,所述USB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电连接,所述USB接口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蓝牙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均采用型号为STM32f103r8t6的微处理器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触摸模块采用型号为TTP223的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迹采集模块采用型号为mpu6050的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音频采集模块采用型号为vs1053b的芯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送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教器,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通过蓝牙通信连接;所述发送装置包括触摸模块、轨迹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模式切换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蓝牙模块以及用于为所述发送装置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接收装置包括USB接口、第二处理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进行蓝牙通信的第二蓝牙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鼠标功能、麦克风功能等合为一体,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助教器,避免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时需要在计算机旁进行操作的问题,从而使得教师在多媒体授课时从计算机旁解脱出来,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进而提高了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8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内科护理教学教具
- 下一篇:一种创新创业示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