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双密封球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5528.0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0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魁;邵淑赛;叶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欧意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5/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丁晓光 |
| 地址: | 323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座 软密封 球体 泄压腔 硬密封 双密封球阀 阀体 张紧 本实用新型 密封效果 压力转移 双密封 自密封 球阀 压紧 体内 | ||
一种新式双密封球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球体,球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阀座,阀座与球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道硬密封,第一道硬密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道软密封,第二道软密封设置在阀座与球体之间,第二道软密封与阀座之间设置有泄压腔,泄压腔设置在阀座上。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第一道硬密封和第二道软密封实现了球阀的双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效果,采用泄压腔能够将球体对阀座的压力转移到张紧球上,张紧球在压力作用下将第二道软密封压紧,实现了自密封的效果,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双密封球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球阀,通常都是通过一道密封圈进行密封的,该种密封方式在球阀长期使用后,由于密封圈磨损、在介质作用下热胀冷缩等作用下,造成密封圈密封性能降低,容易造成介质泄露,造成球阀使用性能降低,实际应用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式双密封球阀,采用两道密封,避免介质泄露,提高球阀的密封效果,满足球阀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式双密封球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球体,球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阀座,阀座与球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道硬密封,第一道硬密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道软密封,第二道软密封设置在阀座与球体之间,第二道软密封与阀座之间设置有泄压腔,泄压腔设置在阀座上。
泄压腔内设置有张紧球。
张紧球为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张紧球。
第一道硬密封为阀座与球体之间的金属硬密封。
第二道软密封为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双密封球阀,结构合理,采用第一道硬密封和第二道软密封实现了球阀的双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效果,采用泄压腔能够将球体对阀座的压力转移到张紧球上,张紧球在压力作用下将第二道软密封压紧,实现了自密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球阀的密封性能,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阀体1,球体2,阀座3,第一道硬密封4,第二道软密封5,泄压腔6,张紧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新式双密封球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球体2,球体2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阀座3,阀座3与球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道硬密封4,第一道硬密封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道软密封5,第二道软密封5设置在阀座3与球体2之间,第二道软密封5与阀座3之间设置有泄压腔6,泄压腔6设置在阀座3上。
泄压腔6内设置有张紧球7。
张紧球7为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张紧球7。
第一道硬密封4为阀座与球体之间的金属硬密封。
第二道软密封5为橡胶密封圈。
第一道硬密封4为阀座与球体之间的金属硬密封,第一道硬密封4采用合金材料,涂覆在阀座3表面上,实现第一道硬密封4,第二道软密封5采用橡胶密封圈,实现软密封。
采用泄压腔6能够将球体2对阀座的压力转移到张紧球7上,张紧球7在压力作用下将第二道软密封5压紧,实现了自密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球阀的密封性能。
阀体1上还具有阀杆等部件,为常规部件,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欧意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丽水欧意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5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减压式球阀
- 下一篇:一种可延长寿命的家用球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