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5503.0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K31/12;F16K3/08;F16K3/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接头 下接头 固定管 主进口 分流环 分路 直线驱动机构 旋转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滑动式插接 驱动 安装结构 管道固定 管道转动 滑动安装 上端固定 旋转驱动 转动安装 接头件 穿孔 升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管、旋转分流环型接头、旋转驱动机构、主进口管道、直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个分路管道,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机架上,旋转分流环型接头包括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管的固定管穿孔,所述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滑动式插接,所述分路管道的上端固定在下接头件上,主进口管道固定在上接头件。主进口管道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升降的直线驱动机构,下接头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接头件以及分路管道转动的旋转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工业现代化科技技术水平逐步提升,节能环保和提高效率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蒸汽的使用和排放量都是非常惊人的,能源的利用率低一直是一个普遍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使用蒸汽较多的各个行业中寻求提高蒸汽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旋转蒸锅方式为近年来流行的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人员固定位置操作便捷等优点。然而若在旋转蒸锅生产方式中应用收集废弃蒸汽并回用的方案,目前的旋转蒸锅结构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固定管、旋转分流环型接头、旋转驱动机构、主进口管道、直线驱动机构以及若干个分路管道,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机架上,旋转分流环型接头包括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的中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管的固定管穿孔,所述上接头件和下接头件滑动式插接,所述分路管道的上端固定在下接头件上,主进口管道固定在上接头件。主进口管道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升降的直线驱动机构,下接头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下接头件以及分路管道转动的旋转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旋转分流环型接头的工作工程如下:(1)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上升,原本相互对接的主进口管道和其中一个分路管道脱离;(2)通过旋转驱动结构驱动下接头件以及分路管道转动,使得下一根分路管道处于和主进口管道待对接位置;(3) 随后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下降,主进口管道和下一根分路管道实现对接。依次进行可以实现通过固定管对若干个分路管道的依次通入蒸汽。
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头件的外壁面呈圆柱形,且上接头件的上方具有下凹的上凹槽,该上凹槽在上接头件的下端形成了一段用于抵在下接头件上的密封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头件的下方具有上凹的下凹槽,所述固定管的下端穿过上接头件并进入下凹槽内。
作为优选,上接头件的下端固定有密封垫圈。
作为优选,上接头件的中部具有一导向筒,下接头件的中部具有用于插入导向筒的插入筒,所述固定管穿孔为导向筒和插入筒的中空部分。
作为优选,下接头件的上端开设有下凹的环形凹槽,所述上接头件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环形凹槽的底部固定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露出分路管道上端开口的密封开孔。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升降板、固定板以及若干根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固定在上接头件上,活动杆的上端固定升降板上,活动杆穿过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升降板的下方,升降板和主进口管道固定,气缸的缸体固定升降板,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至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固定管上。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升降板被顶起,从而带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上升,通过气缸的伸缩杆缩入缸体,升降板被下拉,从而带动主进口管道和上接头件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5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