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电电路故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60855.7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蒋哲;张驰;虞冠杰;乔海;杨桂林;黄晓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元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1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电路 故障检测装置 并联 串联 故障判断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二极管 闭合 断开指令 断路故障 分压电压 分压电阻 功率器件 故障反馈 硬件设备 正负母线 装置结构 负母线 输出点 短路 发送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电电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二极管D1、功率器件Q1、分压电阻R2与R3、故障判断装置U1,以及控制单元M1。R1与Q1串联后与正负母线U+、U‑并联;D1并联在R1的两端;R2与R3串联后与R1的一端和负母线U‑并联;U1的输入端连接R2与R3之间的OUT1输出点,其输出端连接M1。M1发送Q1闭合、断开指令,U1根据OUT1的分压电压值VOUT1判断Q1是否发生短路或者断路故障而通知M1。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及时检测出放电电路故障反馈至控制单元,防止硬件设备受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电电路故障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驱动器如果需要进行四象限运行时,在制动发电状态下,由于电流反灌回电容,母线电压会升高,此时需要放电回路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常用的放电电路通过放电电阻消耗多余能量,如果不需要放电时,放电回路需要被断开。如果放电电路出现故障,会造成放电回路在需要放电时不能及时放电,可能会损坏驱动器硬件,或者让驱动器母线电压过高而报警。
但是,常规的放电回路基本没有故障判断装置,一般是通过判断功率器件的驱动芯片检测功率器件是否出现故障,这种方式需要用专用的驱动芯片,成本较高,也有采用检测放电回路电流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增加电流采样电阻或电流霍尔传感器以采集电流信号,并增加模拟放大电路放大采集到的电流信号以及隔离电路,电路复杂,硬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放电电路故障检测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出放电电路故障反馈至控制单元M1,以便于控制单元M1能够及时处理,防止硬件设备受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电电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二极管D1、功率器件Q1、分压电阻R2与R3、故障判断装置 U1,以及控制单元M1;
放电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为A端与B端;
放电电阻R1与功率器件Q1串联后与正负母线U+、U-并联,即,放电电阻 R1的B端连接正母线U+,放电电阻R1的A端与功率器件Q1的一端与相连接,功率器件Q1的另一端与负母线U-相连;
二极管D1并联在放电电阻R1的两端;
分压电阻R2与R3串联后与放电电阻R1的A端和负母线U-并联,即,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放电电阻R1的A端相连,分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分压电阻R3的一端相连,分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负母线U-相连;
OUT1为分压电阻R2与R3之间的输出点,其与U1的输入端相连,U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M1。
所述放电电阻R1主要用于释放母线上的多余能量。
所述二极管D1的主要作用为续流。
所述功率器件Q1可以是不带寄生二极管的晶体管或者带寄生二极管的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可以是IGBT或者MOSFET。所述功率器件Q1的主要作用是通断放电回路。当功率器件Q1导通时,放电电阻R1、功率器件Q1与正负母线U+、 U-形成回路,母线上的多余能量能够释放;当功率器件Q1断开时,则该回路断开,此时母线上的多余能量无法被释放。
母线电压通过电阻R1、R2、R3进行分压,故障判断装置U1通过输出点OUT1 获得所需要的分压电压值VOUT1,当Q1断开时,VOUT1=(U+-U-)×R3/ (R1+R2+R3);当Q1闭合时,Q1近似为一根导线,此时VOUT1=V1,V1≥0 并且使一个很小的电压值。故障判断装置U1根据该电压值VOUT1判断功率器件 Q1是否发生短路或者断路故障,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08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