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60625.0 | 申请日: | 2018-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9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F16M1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支撑架 矩形杆 放置腔 上端面 支撑板 侧壁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圆形凹槽 固定杆 铰链座 连接轴 旋转轴 电子产品 固定板安装 调节装置 对称安装 角度结构 内部设置 转动连接 前侧壁 支撑杆 支撑架 套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上方设置有矩形杆,所述放置腔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固定板安装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矩形杆的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杆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矩形杆的前侧壁对称安装有铰链座,两个所述铰链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壁套接有支撑杆,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折叠支撑架无法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限制了使用场合,且现有折叠支撑架没有设计调节支撑架角度结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VCD、SVCD、DVD)、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和移动通信产品等。因早期产品主要以电子管为基础原件故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作为的电子产品的重要辅助设备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现有的折叠支撑架无法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限制了使用场合;第二是现有的折叠支撑架没有设计调节支撑架角度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折叠支撑架无法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限制了使用场合,且现有折叠支撑架没有设计调节支撑架角度结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折叠支撑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上方设置有矩形杆,所述放置腔的两侧侧壁均通过固定板安装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矩形杆的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矩形杆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矩形杆的前侧壁对称安装有铰链座,两个所述铰链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壁套接有支撑杆,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长度是矩形杆长度的四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和矩形杆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矩形杆的侧壁设置有L型销轴,所述L型销轴的一端穿过通孔且延伸至矩形杆的另一侧侧壁外部,所述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且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放置腔的底部开设有倒三角凹槽,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插接在倒三角凹槽的内部,所述倒三角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倒三角凹槽的前侧壁设置为斜坡,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在45°至65°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置腔的两侧侧壁均固定安装连接轴,将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矩形杆侧壁转动连接,能够将矩形杆由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在矩形杆的上端面开设圆形凹槽,将固定杆放置在圆形凹槽的内部,通过在矩形杆和固定杆的两侧侧壁开设通孔,且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呈间隔均匀分布,将L型销轴穿过通孔且延伸至矩形杆的外部,能够将固定杆固定在一定位置,通过设置四个通孔,能够调节固定杆的高度,解决了现有折叠支撑架无法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限制了使用场合的问题。
2.通过在放置腔的底部开设倒三角凹槽,在矩形杆的前侧壁对称安装铰链座,将旋转轴固定安装在两个铰链座之间,将支撑杆套接在旋转轴的侧壁,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倒三角凹槽的内部,其中将倒三角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三个,通过将支撑杆插入不同倒三角凹槽内部,能够调节矩形杆的角度,进而能够调节电子产品放置的角度,解决了现有折叠支撑架没有设计调节支撑架角度结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60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