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坝逐级挡水放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5539.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2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修;杜帅群;湛正刚;李晓彬;郑雪玉;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4 | 分类号: | E02B8/04;E02B9/06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井 挡水单元 挡水闸门 本实用新型 并列布置 放空系统 工作闸 放水 平压 检修 水位 放空 安全运行 放水闸门 间距布置 金属结构 事故闸门 水流流向 依次布置 逐级降低 补气管 水压 挡水 高坝 廊道 溢水 连通 闸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坝逐级挡水放空系统,包括沿着隧洞内水流流向依次布置的挡水单元、放水单元,挡水单元由n级挡水闸门装置按照适当间距布置而成,放水单元包括事故闸门装置和放水闸门装置,挡水单元n级挡水闸门装置均包括并列布置于隧洞内的检修闸井和工作闸井,平压管并列布置于各级闸井外侧并且分别与所有检修闸井、工作闸井连通,平压管相对于隧洞底部高度低于最后一个闸井内水位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闸井内水位逐级降低,并使每个挡水闸门装置的相对水压保持稳定,使闸门承受的合力在金属结构能够承受的最大范围内,实现了放空到任一深度的能力,同时,通过设置补气管和溢水廊道等装置,保证了放空系统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坝逐级挡水放空系统。
背景技术
高坝工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能源效益,工程放空技术是其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多数300m级高坝工程通过溢洪道、泄洪洞、放空洞只能放空到105m左右水深,剩余库容水量巨大,水压很大,受材料强度及金属结构制造工艺影响,难以实现更深层放空。因此,需要实用新型一种适应更深层放空的技术来满足当今高坝工程的放空运行需求。
为满足300m级的高坝工程运行要求,公开号为CN10522065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坝大库超深层挡水放空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通过设置多级闸门分担总水头,并在各级闸门后充水抵消挡水水头,使各级闸门承受的水推力在常规设计范围内,克服了金属结构专业现有技术难题,但是该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通气管设置在闸门井外侧,增加了施工难度;平压管、补气管、充水管设置复杂,且部分缺乏备用设施,可能导致系统平压失效;各级闸门系统按照水头平均分担,首级闸门仅分担一部分水头,增加了闸门井的数量及施工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坝逐级挡水放空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坝逐级挡水放空系统,包括挡水单元、放水单元、平压单元和隧洞,所述隧洞与水源连通,沿着所述隧洞以内水流方向,所述挡水单元、放水单元按照适当的间距并列布置于所述隧洞之上,所述挡水单元包括沿着所述隧洞以内水流方向按照适当间距并列布置的n级挡水闸门装置,所述放水单元包括沿着所述隧洞以内水流方向按照适当间距并列布置于所述隧洞之上的事故闸门装置和排空闸门装置,其中,位于第一级挡水闸门装置的上游隧洞为有压段A,位于第一级挡水闸门装置与最后一级挡水闸门装置之间的隧洞为有压段B,位于最后一级挡水闸门装置与事故闸门装置之间的隧洞为有压段C,位于所述排空闸门装置之后的隧洞为无压段,所述挡水闸门装置包括沿着所述隧洞以内水流方向依次并列布置的检修闸井和工作闸井,所述事故闸门装置包括事故闸井,所述检修闸井、工作闸井和事故闸井以内分别设置有可阻断或导通所述隧洞的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和事故闸门,所述平压单元包括至少两条并列布置的平压主管,每条平压主管之上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安装有至少两个球阀和一个活塞阀,其中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检修闸井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工作闸井连接。
沿着隧洞以内水流流向,自第2级挡水闸门装置起至最后1级挡水闸门装置止,任意相邻两级挡水闸门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溢流廊道A,溢流廊道A的一端与检修闸井连通,溢流廊道A的另一端与工作闸井连通。
沿着所述隧洞以内水流方向,所述溢流廊道A进口设置高度逐渐递减,并与其前一级挡水闸门装置控制水位高程相匹配。
所述溢流廊道A的横断面外轮廓形状为城门洞型形状。
所述最后一级挡水闸门装置的工作闸井还依次通过溢流廊道B、溢流竖井A、平压竖井与所述有压段C连通,溢流廊道B设置高度与所述最后一级挡水闸门装置控制水位高程相匹配,所述平压主管末端还与平压竖井连通。
所述溢流竖井A与平压竖井相接处还通过溢流廊道C与所述无压段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5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坝水库放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高坝放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