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4570.2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汤荣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隔板 换热管 内筒 上腔 下腔 烟气 右腔 左腔 密封连接 筒体 连通 密封 本实用新型 超低排放 空腔分隔 内部连接 上连接板 竖向布置 下连接板 效果稳定 出口管 进口管 上端 分隔 竖向 雾滴 下端 能耗 净化 | ||
一种烟气脱白装置,适用于对含大量雾滴的烟气进行净化的一种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筒体,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与外筒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板密封连接,内筒与外筒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密封连接;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连接两个竖向的第一隔板,两个第一隔板将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密封的左腔和右腔,在右腔的中部连接横向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右腔分隔成密封的上腔和下腔;在内筒的内部连接横向的若干根上换热管和若干根下换热管,每根上换热管均连通上腔和左腔,在外筒上连接与上腔相连通的进口管,每根下换热管均连通下腔和左腔,在外筒上连接与下腔相连通的出口管。本实用新型运行可靠、效果稳定、能耗小、性价比高、能实现超低排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含大量雾滴的烟气进行净化的一种装置。本工艺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湿烟气排放时的减白或脱白,特别是适用于锅炉、工业窑炉、加热炉等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的烟气排放时的减白或脱白。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化工、钢铁、纺织、造纸和采矿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烟气在排放之前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目前,普遍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来处理燃煤产生的烟气。湿法脱硫由于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添加剂利用率高,
脱硫后烟气为饱和烟气,看上去排出的是“白烟”,为满足排放要求和人们的视觉美观,还需要“烟气脱白”,但现有的烟气脱白方法,系统结构复杂、需要在抬升温度较大,能耗高,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可靠、效果稳定、能耗小、性价比高、能实现超低排放要求的烟气脱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气脱白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筒体,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与外筒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板密封连接,内筒与外筒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板密封连接;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连接两个竖向的第一隔板,两个第一隔板将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空腔分隔成密封的左腔和右腔,在右腔的中部连接横向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右腔分隔成密封的上腔和下腔;在所述内筒的内部连接横向的若干根上换热管和若干根下换热管,每根上换热管均连通上腔和左腔,在所述外筒上连接与上腔相连通的进口管,每根下换热管均连通下腔和左腔,在所述外筒上连接与下腔相连通的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腔形成上腔(进气腔)、左腔(连通腔)和下腔(排气腔)。在直立塔的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窑尾150~160℃烟气部分引入内筒的内部,同时净化后的50℃烟气从进口管→上腔(进气腔)→上换热管→左腔(连通腔)→下热换管→下腔(排气腔)→出口管,利用热量传递,将排放烟气加热至近75℃排放,吸收塔出口烟气雾滴含量低于30毫克,接近大气湿度,成为干烟气排放。减少白烟拖尾现象,形成更好的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喇叭口,有利于防积灰和堵灰。
本实用新型的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的截面均呈腰形,可以防止积灰。
本实用新型的进口管呈锥台形,进口管的大端与外筒连接;所述出口管呈锥台形,出口管的大端与外筒连接。进口管和出口管的形状为锥形伞帽,均衡烟气,延缓传热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筒体采用FRP材质制成。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筒体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换热管和下换热管均采用2205双相不锈钢材质制成,有很好的耐酸碱抗CL离子氧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外形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立体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图6为上换热管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4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热鼓风零气耗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干湿法气水协同熄焦蒸汽消白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