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53727.X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曾日辉;邹湘权;李弘扬;陈二娥;冷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徐好 |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进排气管路 进排气组件 可控单向阀 防泄漏 常闭式电磁阀 断气 断电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包括进排气管路,所述进排气管路上设有可控单向阀,所述可控单向阀配设有用于切换方向的常闭式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在断电断气情况下可防止充气密封圈泄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版GMP的实施,隔离器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隔离器既可以为制药生产过程提供无菌保护,也可以为有毒药品的生产提供毒性防护。隔离器作为一个密闭的系统,密封性是最为重要的要求之一,当前主流的隔离器产品中,大部分都采用充气密封圈进行密封,通过往充气密封圈内充气使其膨胀,进而填充密封间隙达到密封的目的,不需要密封时则将内部的气体排出、泄压。现有的充气密封圈进排气结构只可检测气密封流量,并不能保证在故障时断电断气的情况下气密封的泄漏率,无法保证隔离器气密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在断电断气情况下可防止充气密封圈泄漏的进排气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包括进排气管路,所述进排气管路上设有可控单向阀,所述可控单向阀配设有用于切换方向的常闭式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排气管路上设有用于进排气切换的双电控电磁阀,所述可控单向阀位于所述双电控电磁阀和充气密封圈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闭式电磁阀为两位两通常闭电磁阀,所述双电控电磁阀为两位三通双电控电磁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排气管路上还设有用于检测充气密封圈内压力的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配设有报警器,压力开关位于充气密封圈和所述可控单向阀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充气密封圈安装于密闭装置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进排气管路上设置可控单向阀,可控单向阀通过常闭式电磁阀实现方向的切换,常闭式电磁阀失电时,进排气管路可通过可控单向阀往充气密封圈内充气,常闭式电磁阀得电时,可控单向阀反向导通,充气密封圈内气体才能通过进排气管路排出,而常闭式电磁阀的动作并不受断气影响,因此当出现断电断气现象时,也即常闭式电磁阀失电时,可控单向阀无法反向导通,充气密封圈内气体无法通过进排气管路排出,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断电断气情况下充气密封圈内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进排气管路;2、可控单向阀;3、常闭式电磁阀;4、双电控电磁阀;5、充气密封圈;6、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充气密封圈防泄漏进排气组件,包括进排气管路1,进排气管路1上设有可控单向阀2,可控单向阀 2配设有用于切换方向的常闭式电磁阀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轴的气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电站闸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