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沙海草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3019.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钟解;陈石泉;李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草 弧形夹块 棱柱形筒体 泥沙 旋转轴 磁性体 海草移植 存活率 固定器 透明的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顶端连接 水流冲击 中空的 锥形钩 底端 水中 契合 移植 扎根 生长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泥沙海草固定器,涉及海草移植技术领域,解决了泥沙与海草在水中容易受水流冲击的影响,从而导致泥沙与海草容易被水流冲走,从而导致移植的海草存活率底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空的十棱柱形筒体,十棱柱形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钩;十棱柱形筒体的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透明的第一弧形夹块;第一弧形夹块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磁性体;十棱柱形筒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夹块相契合的透明的第二弧形夹块;第二弧形夹块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一磁性体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性体。具有将海草稳定固定在泥沙中,从而利于海草扎根生长,提高海草移植的存活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草移植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泥沙海草固定器。
背景技术
海草床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是近海众多渔业资源的栖息、繁衍、索饵和庇护场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海草床面积不断减少,功能不断退化。海草床的修复技术包括植株移植和种子播种两方面。海草苗种人工培育技术尚未建立,目前植株移植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在植株的移植过程中,最主要的一方面是将泥沙和海草进行固定。
目前,泥沙海草的固定主要是通过人工固定或包裹的方式将植株固定在修复水域,并保证植株能够持续吸收营养物质。在固定过程中,通常使用金属或木制的枚钉,将移植植株固定于底质;或者使用框架法将移植植株绑缚于金属框架,然后将框架投放至修复海域。
现有技术中,在泥沙海草的固定过程中,泥沙与海草在水中容易受水流的影响,从而导致泥沙与海草之间不能稳定地固定而被水流冲走,从而容易导致移植的海草存活率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泥沙海草固定器,具有将海草稳定固定在泥沙中,从而利于海草扎根生长,提高海草移植的存活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泥沙海草固定器,包括十棱柱形筒体,所述十棱柱形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钩;所述十棱柱形筒体的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透明的第一弧形夹块;所述第一弧形夹块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磁性体;所述十棱柱形筒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夹块相契合的透明的第二弧形夹块;所述第二弧形夹块远离旋转轴的端部设有与第一磁性体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海草移植的过程中,将海草置于十棱柱形筒体中,旋转与旋转轴活动连接的第一弧形夹块,使得第一弧形夹块的端部与第二弧形夹块的端部接触;通过第一磁性体和与第一磁性体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性体将第一弧形夹块和第二弧形夹块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将海草固定在十棱柱形筒体内;通过锥形钩,便于将十棱柱形筒体固定在泥沙中;通过十棱柱形的筒体,便于减少筒体固定在泥沙中后水流对十棱柱形筒体侧壁的冲击力,从而便于将海草稳定固定在泥沙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钩包括与十棱柱形筒体底端固定连接的锥形配重块和与锥形配重块底端固定连接的钩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配重块,便于增强十棱柱形筒体抵抗水流的冲击力;利用钩体,便于十棱柱形筒体插入泥沙中,从而将十棱柱形筒体固定在泥沙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钩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倒钩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倒钩刺,便于增强钩体与泥沙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钩体能够稳定的扎进泥沙中,从而使得钩体不易再水流的冲击下从泥沙中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十棱柱形筒体的侧壁设有多个贯穿十棱柱形筒体的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十棱柱形筒体侧壁的多个气孔,利于移植的海草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利于海草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形夹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发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3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秧机防陷辅助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用移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