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51839.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曹祥红;胡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4 | 分类号: | H05B6/04;H02H3/20;H02H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 保护模块 报警模块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 辅助电源输出端 过压保护电路 发光二极管 检测 检测模块 输入电压 电路技术领域 感应加热电源 发射极接地 输出端连接 稳压二极管 电路结构 过压检测 开关连接 系统主控 集电极 输入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三极管Q,报警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保护模块输入端与辅助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与输入电压相连,保护模块输出端连接检测三极管Q的基极,检测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与报警模块以及系统主控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二极管D、检测三极管Q以及发光二极管LED2实现感应加热电源输入电压的过压检测和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电源首先利用安培定律将电能变为磁能,然后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把磁能转化为电能,然后根据焦耳定律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逆变电源。感应加热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高频交变电磁场中的磁力线切割放置在磁场内部的工件,在工件垂直于磁力线的截面上,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产生涡流,通过焦耳定律可知,感生涡流在导电物质固有的交流阻抗上产生热能,从而对工件进行加热。
近年来,电力电子元件、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技术的进步始终引领着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进步,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不断扩展,感应加热电源朝着大容量化、高频化、智能化与数字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防止输入电压过大而造成感应加热电源内部元器件损坏,现有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大多是采用驱动器的“软关断”来实现,虽然通过驱动器的“软关断”能够避免开关器件在电路短路时受到过电压的损害,但是,驱动器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别的元器件的干扰而致使“软关断”功能无法在电流为零时刻恰好关断,导致过电压时感应加热电源内部元器件损坏,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感应加热电源采用驱动器的“软关断”实现对内部元器件的保护,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模块、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三极管Q,报警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保护模块输入端与辅助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与输入电压相连,保护模块输出端连接检测三极管Q的基极,检测三极管Q 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与报警模块以及系统主控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D和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辅助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的阳极连接检测三极管Q的基极。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模块还包括D触发器和电阻R5,检测二极管Q的集电极分别与D触发器和系统主开关连接,D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接+5V电源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模块还连接有工作指示模块,所述工作指示模块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1一端连接辅助电源输出端,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检测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与检测三极管Q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解电容C1,电解电容 C1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2,对高频干扰电流信号进行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电源输出端工作电压为15V。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正常工作情况下,辅助电源输出端输出15V电压,未达到稳压二极管D的击穿电压,检测三极管Q的基极低电平处于关断状态,集电极电压为高电平,此时与系统主控开关连接的输出端口 Out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2不导通,无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1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