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供油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51681.8 | 申请日: | 2018-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3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宇;王伟;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59/46 | 分类号: | F02M59/46;F02M59/44;F02D4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挺柱体部件 本实用新型 柴油机电控 泵体部件 高压共轨 上部腔体 上下空腔 下部腔体 供油泵 油槽流 贯通 凸轮轴 电磁阀部件 前端盖部件 泵油部件 高速运行 喷射压力 润滑效果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调压阀 全工况 耐磨 喷油 体腔 挺柱 油槽 油量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供油泵,包括泵体部件、挺柱体部件、前端盖部件、凸轮轴、泵油部件、调压阀部件、电磁阀部件,所述泵体部件内部挺柱体腔两侧设计有上下空腔互相贯通的油槽,用于减少挺柱体部件高速运行时对上下空腔内造成的压力变化,当挺柱体部件向上运动时,挺柱体部件上部腔体的燃油或空气可以通过互相贯通的油槽流到下部腔体,当挺柱体部件向下运动时,挺柱体部件下部腔体的燃油可以通过互相贯通的油槽流到上部腔体,可以始终保持挺柱体部件上下腔的压力基本平衡。本实用新型耐磨、耐用,润滑效果好,喷射压力大、可以对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全工况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油润滑高压共轨燃油泵。
背景技术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自2016 年4 月1 日起,停止制造、进口和销售装用第二阶段柴油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应装用符合本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在柴油机上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柴油机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稳定的高压喷射以完善燃烧过程,还可以对喷油特性进行独立控制,使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都有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具体包括共轨泵、共轨管、喷油器、ECU、传感器等部件。燃油从油箱经燃油滤清器输入共轨泵,在柱塞腔内加压后送入到共轨管中,共轨管内的压力根据ECU发出的压力调节信号控制,燃油经高压油管输给喷油器,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指令以合适的喷油动作将燃油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共轨泵是此环保性能优良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能实现对共轨压力的理性化控制。
现有部分柴油发动机机还在使用电控转子泵或电控单体泵,电控油泵系统喷射压力较低、压力无法控制,无法对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全工况精确控制,且不能实现多次喷射,导致与之匹配的柴油机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需求。同时目前市场共轨泵销售价格高,维修成本较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供油泵,包括泵体部件、挺柱体部件、前端盖部件、凸轮轴、泵油部件、调压阀部件、电磁阀部件,所述泵体部件内部挺柱体腔两侧设计有上下空腔互相贯通的油槽,用于减少挺柱体部件高速运行时对上下空腔内造成的压力变化,当挺柱体部件向上运动时,挺柱体部件上部腔体的燃油或空气可以通过互相贯通的油槽流到下部腔体,当挺柱体部件向下运动时,挺柱体部件下部腔体的燃油可以通过互相贯通的油槽流到上部腔体,可以始终保持挺柱体部件上下腔的压力基本平衡。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油部件、回油部件和减磨垫片,所述减磨垫片分级设置于凸轮轴两侧,用于提高端面的耐磨性,控制凸轮轴轴向串动,降低油泵失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轴承、出油阀部件、进油阀部件、柱塞偶件、调压阀体、调压阀芯、调压阀弹簧、调压阀调节螺钉和调压阀锁紧螺钉,所述凸轮轴内设有对于两侧滑动轴承进行润滑的内部油道,经过外置输油泵的燃油由油泵进油部件直接进入凸轮轴内部油道,燃油从凸轮轴与滑动轴承的间隙进入到泵腔,可保证凸轮轴与滑动轴承之间有充足的润滑,减少油泵在运行过程中因润滑不足而引起凸轮轴与滑动轴承之间的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供油泵采用柴油给内部运动件提供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阀部件和电磁阀部件分别布置在泵体的前后两侧以减小油泵的轴向尺寸。
进一步的,油泵进油部件布置在底部,而回油部件布置在靠上位置,有利油泵内空气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耐磨、耐用,润滑效果好,喷射压力大、可以对油量和喷油时间进行全工况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泵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泵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未经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51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