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碳滑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49928.2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君琪;邢东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根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倪嘉慧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托架 碳条 碳滑板 本实用新型 逐渐变薄 接触网导线 整体装置 滑动 卡线 脱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碳滑板,包括:铝托架和碳条,碳条设置于铝托架中部,碳条的两端在厚度上分别向铝托架逐渐变薄。所述的碳条的端部在厚度上向铝托架的端面逐渐变薄具体是指,从厚度15mm~30mm逐渐变为0~2mm。本实用新型能够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简化结构,避免多余部件的脱离导致的故障,保证接触网导线在碳滑板滑动时不会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碳滑板。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通常,1547mm长的碳滑板,碳条的长度不超过1050mm,且碳条两端的厚度大于10mm,因此,碳条与铝托架之间存在厚度落差,这厚度落差需要铝盖板填平,以保证接触网导线在碳滑板中间碳条部分与两侧铝盖板部分滑动时不会卡线,平滑过渡。这样结构就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增加了铝盖板的重量,碳滑板整体重量较重。另外,铝盖板一般为铆接,在导线滑移摩擦以及受电弓弓头频繁震动过程中,存在脱落的风险,从而发生碳滑板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碳滑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碳滑板,包括:铝托架和碳条,碳条设置于铝托架中部,碳条的两端在厚度上分别向铝托架逐渐变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碳条的端部在厚度上向铝托架逐渐变薄具体是指,从厚度15mm~30mm逐渐变为0~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厚度最小为1mm。这个厚度方便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碳条与铝托架之间通过粘接实现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铝托架的形状为弓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弓形具体是:中部为直线或者半径10000mm及以上的微弧度,两端分别设有弯曲或若干段折线,弯曲或折线与微弧度的方向一致,碳条设置于弯曲或折线方向的反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碳条的长度占铝托架的长度的60%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碳条的长度占铝托架的长度的68.7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铝托架的宽度为:设置碳条的部分为56mm~68mm,两端无碳条的部分的宽度为35mm~45mm。
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铝托架的宽度为:设置碳条的部分为64mm,两端无碳条的部分的宽度为41mm。
本实用新型去掉了铝盖板作为填充厚度差的部件,设计碳条的端部逐渐过渡到与铝托架的端面齐平的结构,省去了铝盖板这一部件,结构进行了简化;也不存在铝盖板脱落的问题,降低了碳滑板产品的整体故障率,可靠性提高;无铝盖板后,铝托架也可以减少宽度(机加工去除部分材料),碳滑板整体重量减轻,受电弓弓头随动性增加,减小了运营中拉弧等损伤碳滑板事故的概率;中间超长的纯碳碳条采用粘接及加工两端逐渐变薄(厚度不大于2mm),克服了纯碳材料容易受应力及外力开裂的问题;同时本装置的整体结构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碳滑板的结构图,其中,1—碳条、2—铝盖板、3—铝托架;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根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摩根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9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管理电路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重型汽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