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无线液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8346.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0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琪锋;金荣华;张仁阳;林亮;游磊;林金杰;刘成;项日超;李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6 | 分类号: | G01F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组件 电池电源电路 液位传感器 采样电路 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调压电路 通信电路 蓄电池 布线问题 开关电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无线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件、采样电路、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电池电源电路;采样电路与检测组件连接,还与控制电路连接;通信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采样电路、检测组件均与电池电源电路连接;电池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开关电路、调压电路;检测组件与调压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液位传感器摆脱布线问题,同时能够保证长期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式无线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位传感器一般直接连接电源进行工作,这种供电方式会影响到具体应用中的布线问题,由于液位传感器一般会在液体附近工作,在这类环境下不始于过多的工作平台。过多的布线会让影响到工作的流畅度。如何能够脱离直接连接电源进行工作,并且如何能够长期进行工作,是本领域必须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无线液位传感器,能够摆脱布线问题,同时能够保证长期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无线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件、采样电路、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电池电源电路;所述采样电路与检测组件连接,还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通信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检测组件均与电池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池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开关电路、调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5、电容C22、电阻R23;所述电阻R23的一端与蓄电池连接,另一端连接至MOS管Q5的栅极;所述MOS管Q5的源极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容C22的一端与MOS管Q5的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Q5的栅极还与控制电路连接,漏极与调压电路、采样电路均连接,以输出电源至调压电路,所述检测组件与调压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压电路包括调压芯片U7,所述调压芯片U7的具有使能引脚,所述使能引脚连接电阻R2后与MOS管Q5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0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压芯片U7具有电源引脚、输出引脚、反馈引脚;所述电源引脚连接至MOS管Q5的漏极,还连接有电感L2后连接至输出引脚;所述输出引脚和反馈引脚之间还连接有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D2和电阻R22,所述条肖特基二极管D2的正极与输出引脚连接,负极与电阻R22连接,所述电阻R22相对肖特基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反馈引脚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与电阻R22连接的节点与检测组件连接;所述反馈引脚还连接有电阻R25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引脚与MOS管Q5的漏极连接,接地引脚接地;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短接,正相输入端连接至检测组件,该正相输入端还连接有电容C28后接地,还连接有电阻R34后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均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时钟电路和存储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信电路包括通信芯片和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还与通信芯片连接,所述通信芯片与控制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平转换芯片包括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8后接地,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13后接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还连接有电阻R15后连接至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通信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的检测组件可以对液位进行检测,采样电路可以提高检测组件检测到的液位信号的稳定性,控制电路能够让电路智能化运作,通信电路和电池电源电路可以让装置摆脱布线,进行无线传输和自身供电;其中蓄电池、开关电路、调压电路可以在满足自身供电的同时延长蓄电池的实用时间,通过开关电路对蓄电池的输出进行控制,能够节省电源,进而让装置可以长期使用不用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8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