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电器接触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7752.7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锋;李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冀展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H7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毛有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壳体 插接 第一壳体 断路器 固定板 弹簧 螺丝 本实用新型 断电器本体 挤压板 金属管 断路器接触 挡板 电器接触 接触不良 接触端子 螺纹连接 使用寿命 转动连接 插口处 断电器 触头 搭接 贴合 松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断电器接触端子,包括断电器本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断电器本体为插接,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插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插接有金属管,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插接有导线,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插接有螺丝,所述螺丝与第二壳体为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导线的为搭接,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使断路器接触端子在长时间使用后,断路器插口处不会变的松弛,通过第三弹簧使触头与金属管贴合更加紧密,防止断路器与端子之间接触不良,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断电器接触端子。
背景技术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
目前市场上的断路器接触端子在反复使用后,断路器插口处容易变的松弛,容易导致断路器与端子之间接触不良,降低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断电器接触端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断电器接触端子,包括断电器本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断电器本体为插接,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插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插接有金属管,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插接有导线,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插接有螺丝,所述螺丝与第二壳体为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导线的为搭接,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挡板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第一壳体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二壳体的一侧啮合,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顶部设有触头,所述绝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第一壳体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槽啮合。
优选的,所述触头与金属管为搭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挡板与第二限位槽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第二壳体的侧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固定杆平行,挡板为L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转动螺丝,螺丝带动挤压板,使挤压板挤压导线,将导线固定,防止导线脱落,拉动拉环,拉环带动固定杆移动,固定杆带动限位板移动,限位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二壳体啮合,将第二壳体固定,第一弹簧推动挡板,使挡板与第二壳体啮合,将第二壳体固定,从而使断路器接触端子在长时间使用后,断路器插口处不会变的松弛,通过第三弹簧使触头与金属管贴合更加紧密,防止断路器与端子之间接触不良,提高了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断电器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断电器接触端子A位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冀展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冀展五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7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