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6367.0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库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网 格栅条 发热模块 发热线缆 经线 半圆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 电源接头 加热 线条 均匀排布 网状分布 地表层 发热性 上表面 格栅 排布 供暖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包括格栅网,所述格栅网呈正方形,且所述格栅网具体由格栅条相连接而成,所述格栅条包括经线条和纬线条,所述经线条和纬线条之间均匀排布并相连接,所述格栅条的上表面开设有半圆形卡槽,所述格栅网通过格栅条上的半圆形卡槽排布有发热线缆,所述发热线缆的两端相靠近并共同连接有电源接头,所述发热线缆在格栅网上呈网状分布,且所述电源接头固定在格栅网其中一端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中发热模块的安装使用方便,加热速度快、发热性好,有利于用于室内地表层加热供暖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层加热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
背景技术
地表层加热供暖是以地板层为传导介质,通过整个房间的地板均匀散热和地面向上的热辐射特性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传导,以实现对室内空间进行加热。它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土炕,由日本和韩国吸收改良了这一传统的采暖方式,我们叫地面辐射采暖。在日本、韩国地热采暖的历史已有50多年了,在日本,1965年就生产出了电的地面采暖系统,70年代由日本东京煤气公司开发出温水式的地热采暖系统,这种取暖方式一经出现就受到广泛的欢迎,是因它更符合人体对温度梯次分布的需要。脚暖全身暖,这是因为心脏离脚和手的距离最远,在冬季我们人体最先感觉到寒冷的部分就是手脚。
但是传统地暖存在:安装施工费用高、加热速度慢、发热不均匀、施工专业性太强、占用层高太多、需频繁进行定期维护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包括格栅网,所述格栅网呈正方形,且所述格栅网具体由格栅条相连接而成,所述格栅条包括经线条和纬线条,所述经线条和纬线条之间均匀排布并相连接,所述格栅条的上表面开设有半圆形卡槽,所述格栅网通过格栅条上的半圆形卡槽排布有发热线缆,所述发热线缆的两端相靠近并共同连接有电源接头,所述发热线缆在格栅网上呈网状分布,且所述电源接头固定在格栅网其中一端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经线条的数目具体为十四条,所述纬线条的数目具体为十四条。
优选的,相连接的所述经线条和纬线条之间形成相同的间隔方孔。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头具体为注塑式防水电源接头。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头具体为安设在经线条和纬线条所形成的方孔内,所述电源接头的外环面与对应的格栅条的外侧面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热线缆包括碳纤维丝、安全屏蔽套和绝缘套组成,所述绝缘套套设包裹在碳纤维丝的外部,所述安全屏蔽套套设包裹在绝缘套的外部,所述安全屏蔽套具体为不锈钢丝套。
优选的,所述格栅条上半圆形卡槽所对应的内表面两侧均匀分布有点状卡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安装过程中,具体为安装在室内瓷砖或木地板的下表面,即使得发热模块的安装变得简单、方便,能够降低安装成本,占用的房屋层高较少,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源接头与电源进行连接,并为发热线缆进行供电,由于碳纤维导热性能良好,使得由碳纤维丝、安全屏蔽套和绝缘套构成的发热线缆产热快,结合安装在室内瓷砖或木地板的下表面,因此使得传热速度较快,并实现对室内空间的快速加热,呈网状的发热线缆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发热均匀,安全屏蔽套对绝缘套及碳纤维丝能够起到进行防护的作用,绝缘套对碳纤维丝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确保了发热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够增强发热模块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维护的现象,进而有利于用于室内地表层加热供暖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暖网状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库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库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