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换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6117.7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1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02;H01R13/506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安装面 连接壳体 插头安装 插座孔 弹片座 可转换 右面 本实用新型 顶面 插头结构 弹性卡扣 电性连接 电源插头 内壁侧面 插接件 卡扣孔 插接 适配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可转换插头,包括本体和插头,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插头安装面,插头安装面包括由顶面缩进而形成的顶安装面、由前面缩进而形成的前安装面、由后面缩进而形成的后安装面以及由右面缩进而形成的右安装面,所述顶安装面上设置有插座孔,前安装面、后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插头包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的内壁侧面与所述插头安装面相适配,连接壳体外壁平面分别与所述本体的顶面、前面、后面和右面相接平,且连接壳体上设置有卡扣孔;插头内设置有弹片座,弹片座插接在本体的插座孔中,且弹片座与插座孔之间设置有电性连接的插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可转换插头结构简单可靠、更换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转换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是一种用于与电源插座相连接以用于为电器产品提供电力的电器连接元件。现有的电源插头通常是由本体以及连接本体的插头所组成。
由于世界各国的插座接口标准不同,当需要在这些国家使用电源时,往往需要不同的插头,给携带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转换插头,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更换方便的可转换插头,并方便携带。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转换插头,包括本体和插头,在所述本体的右上角部位通过本体外壳的顶面、前面、后面和右面的缩进设置形成插头安装面,所述插头安装面包括由顶面缩进而形成的顶安装面、由前面缩进而形成的前安装面、由后面缩进而形成的后安装面以及由右面缩进而形成的右安装面,所述顶安装面上设置有插座孔,所述前安装面、后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插头上设置与所述的插头安装面相适配的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内壁侧面与所述插头安装面相适配,所述连接壳体外壁平面分别与所述本体的顶面、前面、后面和右面相接平,且所述连接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扣相适配的卡扣孔;所述插头内设置有弹片座,所述弹片座插接在所述本体的插座孔中,且所述弹片座与所述插座孔之间设置有电性连接的插接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插头的连接壳体的内壁侧面与所述插头安装面的适配连接能够增强插头与本体的连接强度,且本体和插头之间采用弹性卡扣连接具有防松作用,其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另外,通过在本体的局部位置设置缩进而形成插头安装面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大本体内部的散热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可转换插头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缩进可以使得插头与本体的连接处在外表面相互接齐,从而改善可转换插头的整体外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件包括设置在插座孔内的PIN针和设置在弹片座内的弹片孔。
优选的,所述插座孔为8字形插座孔,所述弹片座为8字形弹片座。
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扣是通过在本体外壳上的插头安装面位置设置切槽而形成。
优选的,所述插头为两脚插头。
优选的,所述插头为国标两脚插头、美规两脚插头、欧规两脚插头、澳规两脚插头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插头为英规三脚插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上设置有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的外壳为两半拼合结构,以方便内部的装配及接线。
为了制造的方便,本体的插座孔部分可做成单独的座块,并固定在本体外壳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USB接口连接在PCB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种可转换插头,通过插头的连接壳体的内壁侧面与所述插头安装面的适配连接能够增强插头与本体的连接强度,且本体和插头之间采用弹性卡扣连接具有防松作用,其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6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