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5790.9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大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泽生医学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脐带干细胞 螺纹套筒 活塞 提取装置 连接柱 内螺纹 取样棒 弹簧 推杆 本实用新型 内部固定 转块 滑动连接 内部螺纹 外壳内部 转动连接 软刮板 再利用 伸缩 脐带 左端 转动 配合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壳,所述内螺纹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螺纹套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取样棒,所述取样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刮板,且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外壳内部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左侧与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本实用新型涉及脐带技术领域。该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利用推杆和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连接柱移动,再利用螺纹套筒和内螺纹壳之间的配合可以电动取样棒一边转动,一边伸缩,有利于对脐带干细胞的提取,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脐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它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应用灭活脐带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为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库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它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报道从人脐带中分离出MSCs,且细胞含量、增殖能力优于骨髓MSCs,免疫原性比骨髓MSCs低,并且具有取材方便,无伦理学争议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们的关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主要应用含动物血清(如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在此种环境下生长的干细胞,其内部结构会发生何种变化尚未可知,为避免含动物血清培养中病毒等病原体污染和异种血清所致的过敏反应,课题组进行了以人脐带血血清为主体的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以探讨人脐带血血清替代动物血清用于培养临床组织工程用干细胞的可行性。同时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生长特性、细胞周期、免疫表型等特性,旨在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富集方法,为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脐带干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对脐带干细胞的研究不断,研究钱需要提取一定量的脐带干细胞,但是再提取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脐带干细胞,受到其它细菌的干扰,进而影响其研究效果,并且再提取的过程中,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解决了再提取脐带干细胞的过程中,容易导致脐带干细胞受到其它细菌的干扰,进而影响其研究效果,并且再提取的过程中,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壳,所述内螺纹壳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螺纹套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取样棒,所述取样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刮板,且连接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外壳内部的左侧滑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左侧与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且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铁网圈。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一侧通过连接壳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把。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筒表面的一侧传动连接有保护膜,所属保护膜的一侧通过外壳与第二圆筒的一侧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脐带干细胞提取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泽生医学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康泽生医学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5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