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4660.3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祥;李振华;宁强延;黄煜鹏;李开华;张静;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25 | 分类号: | F24F1/0025;F24F1/0033;F24F1/0059;F24F1/0093;F24F13/02;F24F13/2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殷爱钧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加热结构 贯流风叶 风道 空调室内机 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空调器 贯流 空调结构 空间优势 壁挂机 双风道 最大化 混流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贯流风叶(11)和第二贯流风叶(12);换热器(2),且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11)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31),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12)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32);电加热结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31)和所述第二风道(32)之间的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最大化的利用了双贯流壁挂机结构上的空间优势,能够在将电加热结构正常放置的同时还节省大量的空间用于其他结构的设计,使空调结构更加紧凑,还能防止双贯流双风道的风混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壁挂空调器中部分内机为了提高空调器快速制热的能力,通常在蒸发器与风叶之间设有一根电加热,用于辅助加热空气。现市场上还没有双贯流结构的空调器,由于结构的限制,双贯流结构壁挂机蒸发器与贯流风叶之间的间隙很小,不足以放置电加热,且电加热放置的位置的合理性对风量以及此处的凝露问题都是有影响的。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存在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而影响电加热的放置、导致电加热结构无法正常放置或放置电加热但结构不紧凑、整机占用空间大,以及电加热放置不合理而影响风量和产生凝露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存在由于空间结构的限制而影响电加热的放置、导致电加热结构无法正常放置或放置电加热但结构不紧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第一贯流风叶和第二贯流风叶;
换热器,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形成为第一风道,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形成为第二风道;
电加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
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包括伸入至所述第一贯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贯流风叶之间的阻隔部,所述电加热结构设置在与所述阻隔部相对的位置。
优选地,
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迎风面与所述换热器相对,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背风面与所述阻隔部相对。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与气流流向相垂直。
优选地,
所述换热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段、第二折段和第三折段,且经过所述第一折段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一贯流风叶,经过所述第三折段和部分所述第二折段的气流流向所述第二贯流风叶,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第二折段为矩形结构,且其迎风的一边和背风的一边相平行,且与气流流向相垂直;所述电加热结构的迎风一边与所述第二折段的背风一边相平行。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且有a≥10mm。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底壳之间的最小距离为b,且有b≥5mm。
优选地,
在竖直截面内,所述电加热结构与所述第一贯流风叶之间的最小距离为c,且有c≥15mm。
优选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4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电加热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