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容量判断字轮位置的计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3823.6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金磊;管廷昌;钟翼飞;丁渊明;聂西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41 | 分类号: | G01D5/24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高任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体 导电部 电路板 信号板 字轮 计数器架 字轮位置 电容量 计数器 计数结构 本实用新型 技术优点 计数技术 计数结果 控制器电 控制器 电连接 无干扰 排布 判定 计量 查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计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容量判断字轮位置的计数结构。它包括计数器及控制器,计数器包括计数器架及设置在计数器架上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计数器架上的字轮,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及与字轮对应设置的信号板,信号板为多个,多个信号板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字轮上设有第一导电体,信号板与字轮相对侧设有第二导电体,第二导电体与第一导电体可相对转动,第二导电体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导电体上设有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体上设有第三导电部及排布于第三导电部周围的第四导电部。通过判断电容量相对关系与有无及查询判定字轮位置,具有无干扰计数结果精确的技术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计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容量判断字轮位置的计数结构。
背景技术
计数技术是实现计量数据获取、利用的重要技术。在计量仪表领域,直读技术因其具有绝对计量的特点广泛应用。目前采用的光电直读方式,是通过在字轮上开数个不同尺寸的弧形槽孔,在字轮两边平行安装电路板,并在其上安装光敏器件与发光源,使之形成信号测量回路,依据字轮旋转时导致的光线遮蔽特点,利用多组光电组合构成编码从而确定字轮的绝对位置。由于直读计数器的字轮数值需要被直接读取,因此字轮不能被遮蔽,当有外界光线干扰时,会影响到光敏器件发出的光线,使得计量信号受到干扰,会发生误报,导致读数异常。作为数据来源的光电器件易损坏且问题也是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因而制约了其应用过程中的寿命和可靠性。
目前对于电容量的运用主要在触摸按键领域,如家电、仪表控制面板、智能门禁领域。对于电容量的运用主要有自电容驱动模式和互电容驱动模式两种。将电容技术运用于计量领域主要是因其可以使用空气作为介质,无需额外电子器件作为信号来源的特点,同时不具有上述技术缺点,本方案即是将电容技术与直读计数结合的应用而提出,可实现解决或规避上述技术的缺陷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容量判断字轮位置的计数结构,用以降低或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及缺点。
本方案提出一种基于电容量判断字轮位置的计数结构,包括计数器及控制器,所述计数器包括计数器架及设置在计数器架上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计数器架上的字轮,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及与字轮对应设置的信号板,所述信号板为多个,多个信号板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字轮上设有第一导电体,所述信号板与字轮相对侧设有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与第一导电体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上设有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体上设有第三导电部及排布于第三导电部周围的第四导电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部呈圆环状,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块状且与第一导电部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板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三导电部呈带有缺口的弧面状,所述第四导电部为间隔排布的块状,所述第四导电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部在信号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三导电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字轮轴截面与信号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导电部所在圆与第一导电部所在圆同轴。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电部正对第四导电部位置时,第二导电部在所述信号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覆盖第四导电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电部分布于第一导电部外周,且为多个,多个第二导电部形状相同,相邻两个第二导电部与第一导电部所在圆的圆心构成的夹角不同。
进一步的方案,相邻两个第二导电部与第一导电部所在圆的圆心构成的夹角为α,相邻两个第四导电部与第三导电部所在圆的圆心构成的夹角为θ,其中α≥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3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