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气化炉的废渣排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43645.7 | 申请日: | 201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2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泉;朱忠湛;蒋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炉 废渣 接料组件 挡料 排出装置 装载组件 出渣口 烫伤 取出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侧壁 应用 承接 焚烧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气化炉的废渣排出装置,其涉及一种气化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人手动将气化炉中的废渣取出,可能会引起烫伤工人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气化炉,还包括设置在气化炉侧壁上且靠近出渣口一端且用于承接气化炉内废渣的挡料组件、设置在气化炉出渣口下方的接料组件以及设置在接料组件下方的收集废渣的装载组件,当气化炉焚烧固废时,废渣落在挡料组件上,当需要排除废渣时,利用挡料组件,废渣落在接料组件上,最后利用接料组件将废渣集中输送到装载组件内,从而可以代替工人手动从气化炉中取出废渣,有利于减少烫伤工人的可能性,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气化炉的废渣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倾向于以一种相对环保的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
固废处理,全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授权公告号为CN2070313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废处理气化炉,包括内部开设有热解气化室的炉体、开设于炉体侧壁的投料口、开设于炉体下端的出渣口以及设于炉体上端的出气口,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在投料口的下方位置处固定有伸入炉体内部的烧嘴,所述炉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位于热解气化室内的可绕竖直轴线旋转的螺旋搅拌叶片。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固废从投料口进行焚烧,焚烧结束后,手拉炉排,废渣落入堆料箱内,当废渣积累到一定量时,需要工人打开箱门,手动将废渣取出,由于气化炉的温度非常高,取出废渣时容易烫伤工人,不利于安全生产,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气化炉的废渣排出装置,其具有自动取出废渣的优势,减少烫伤工人的可能性,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气化炉的废渣排出装置,包括气化炉,还包括设置在气化炉侧壁上且靠近出渣口一端且用于承接气化炉内废渣的挡料组件、设置在气化炉出渣口下方的接料组件以及设置在接料组件下方的收集废渣的装载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化炉焚烧固废时,废渣落在挡料组件上,当需要排除废渣时,利用挡料组件,废渣落在接料组件上,最后利用接料组件将废渣集中输送到装载组件内,从而可以代替工人手动从气化炉中取出废渣,有利于减少烫伤工人的可能性,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板和拉板气缸,所述拉板气缸固定设置在气化炉的侧壁上,所述拉板气缸沿气化炉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气化炉相对两内侧壁上且靠近出渣口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挡板的两侧壁在滑槽内滑移,所述气化炉靠近挡板出设有开口,所述挡板的一端伸出开口并与拉板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排除废渣时,利用拉板气缸拉动挡板,落在拉板上的废渣从而可以从出渣口落下,以此可以代替工人手动将废渣取出,减少烫伤工人的可能性,并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机架、接料框、支撑气缸、顶料气缸以及顶料板;
所述接料框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接料框底壁上位于其出料口的一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设有封闭出料口的下料板,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触在下料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接料框的底壁上;
所述下料板和顶料板两相对设置,所述顶料板的两侧壁在接料框相对两侧壁和内底壁上滑移,所述接料框远离气化炉的一侧与支撑气缸连接,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头与接料框的外底壁连接,所述顶料气缸与顶料板远离下料板的一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3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飞灰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废弃料处理装置





